-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P90-P91 《认识时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流程示意图 四 教学过程 五 教学特点 七 效果评价 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 新课标指出: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应该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我的思路 认识时间 教学背景分析 二 纵向梳理教材内容 已有相关知识 一年级(下) 《认识时间》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会读写整时。 本节课知识 二年级(上) 《认识时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时间发生的可能时间。可以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后续相关内容 三年级(上) 《认识时间》认识时、分、秒以及相关的计算。 教材分析 横向梳理教材内容 认识分 读出“多少分 ” 时和分的关系 认识几时几分 几时半 掌握读写方法 推理解决 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例1呈现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一数,填一填”和“拨一拨”两个教学活动,学生在多样的活动过程中直观认识时间单位“分”,以及“时”和“分”这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刻度,分为两个层次。左图为第一个层次,使学生知道钟面上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钟。右图为第二个层次,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5分5分地数并天数,认识钟面上每个大格对应的是几分。 3幅连续的钟面图中 ,由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的钟面开始,动态地呈现了分针的运动与时针运动间的关系,同时以电子表为对照,引导学习通过操作、观察,发现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位置的变化,以及二者反映出的时间上的变化,直观地认识“1时=60分”。 本节课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分析 利用例1“5分5分地数”的基础,例2让学生从4时开始数起,并以与电子表对照的3个钟面,呈现了连续变化的时间中的3个时刻,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认识时间。 用阴影直观地表示出每个钟面上分针走过的区域及指针转动的方向,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读出时间的方法。同时,也解决了学生难于说出几时半的学习难点。 第一行呈现的仍然是连续变化的时间,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进一步深化学生读出时间的方法,明确要读出一个时间,应由时针、分针的位置共同来确定。 1.学生是否知道1分? 2.学生能否正确读出钟面时间? 学情分析 调研题目 题目1: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 有( )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 )圈。 是否认识1分钟,时与分的关系是否清楚。 调研题目 题目3:问答(采访) 1.你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情吗? 2.你觉得你的时间够用吗? 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 ,珍惜时间。 题目2:你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吗? 能否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调研结果 题目1: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 有( )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 )圈。 (1)有3名同学没有写对。 (2)有3名学生没有写对。 (3)有10名同学没有写对。 参加学生:二(3)和二(4)各10名学生(包括好、中、差) 学生对于钟面结构比较清楚,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但时针与分针同时旋转的关系不太清楚。 调研结果 题目3:问答(采访) 1.你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情吗? 你觉得你的时间够用吗? 题目2:你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吗? 部分学生不能专心学习,写作业时同时干过其他事情,比如喝水、吃水果等,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第一个钟面,大部分同学正确读、写出来。 第二个钟面,大部分同学能读出来,但写成 9:5。 第三个钟面,大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读、写出来。 关键在于让学生找准时针在钟面上走过那个数或在那两个数之间,对于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价0,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易错点或困难点展开针对性地指导。 1 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体验1分钟的长短,认识“分”。 我的思路 2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方法来概括认识时间方法,重点辨析几时差几分地情况。 1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目标 三 3 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