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概况
第一章 深圳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行政区划
一、地理环境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114°37,北纬22°27~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新界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深圳市行政辖区内土地总面积1952.84km2,海岸线长229.9 km,海域面积1145 km2 (其中滩涂面积70 km2),有大、小岛屿24个,岛岸线总长12.78km,总面积1.1126 km2。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态大部分为低山、平缓台地和阶地丘陵。西部为滨海平原,平原占陆地面积的22.1%。梧桐山、七娘山、羊台山、大南山等山脉绵延,
最高山峰为梧桐山,海拔943.7m。全市较大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和坪山河等。深圳水库为全市最大水库和主要水源。
二、气候条件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气温为36.6℃,最低气温为1.4℃,无霜期为355天。年日照时数1975.0个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m2,年平均相对湿度72.3%。每年5~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608.1mm。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2005年深圳气候主要特点:(一)降水量偏多,但分布不均。全年降水量2143.6mm,比历年平均值(1966.3mm)偏多9%,其中5、6、8月降水量均偏多约6成,7、9月降水量持平,其他各月降水量偏少。
(二)平均气温偏高。全年平均气温23.2℃,比历年平均值(22.5℃)偏高0.7 ℃,除3月平均气温偏低及6月平均气温持平外,其他各月平均气温均偏高,其中9月为历年同期最高,11月平均气温更成为历年同期新高;年最高气温为37.3℃,出现在7月19日;年最低气温为3.4℃,出现在1月1日;当年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为6天,比历年平均(3.6天)偏多2.4天;出现日最低气温≤5℃的低温日数为1天。
(三)日照时数较往年缩短。全年总日照时数为1574.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6%,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59.5小时,为历史最低值。
(四)相对湿度偏低。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0%,比历年平均值(77%)偏低7%,为历史上最干燥年份。年最小相对湿度11%,出现在12月。
(五)主要气象灾害:大雾,全年累计大雾日数4 天,分别出现在2、4月,自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深圳市第二次出现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天气;寒冷,全年受4次强冷空气影响,分别出现在1月初、2月中旬、3月中旬和4月中旬;高温,全年高温日数为6天, 3天出现在7月,1天出现在8月,1天出现9月,1天出现在10月初,其中9月22日最高气温为35.6℃,10月2日最高气温为35.2℃,均为历年同期的最高气温极值;热带气旋,全年受6个热带气旋的影响,其中7月的“海棠”、“天鹰”,8月的“珊瑚”,9月的“达维”均带来暴雨,“珊瑚”、“韦特森”、“达维”和“龙王”带来八到九级的瞬时大风;干旱,全年降水量偏多,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秋冬春连旱天数达170天,属重度连旱年景,9月28日~12月31日期间又出现了持续95天的中度秋冬连旱;灰霾,深圳市仍然频繁出现灰霾天气,全年灰霾日数为134天,较上年减少了43天,为历年第二高值。
三、行政区划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将原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同年11月改为省辖市。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并恢复宝安县建制。1988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撤宝安县建制改为深圳市属的宝安、龙岗两区。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增设盐田区,至此,全市共辖6个区:特区内4个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特区外两个区,即宝安区、龙岗区。2003年10月30日,《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意见》颁布实施,原为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转为城区,撤销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同时撤销村民委员会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作为区级政府派出机构,受政府委托行使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
第二节 经济发展
一、综合经济
2005年,深圳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492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9.87亿元,下降20.4%;第二次产业增加值2580.82亿元,增长17.9%;第三
次产业增加值2336.21亿元,增长11.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60507元,增长11.5%。按现行汇率计算,本地生产总值达到609.31亿美元,人均GDP 7483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6556元,增长10.9%。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000亿元和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