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开放的教-郑毓信
有效的教学,开放的教学 郑毓信 2007,11,安徽 简介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数学哲学;科学哲学;数学教育与科学教育。 已出版著作22部,发表论文260多篇。 2000年以来的自觉定位 政府行为的必要补充: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包括必要的批评。 努力的方向:说真话,说实话。 一些相关的文章 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No.9 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生活化取向,《教育研究》,2003.No.6 数学课程改革:何去何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No.5 数学课程改革:路在何方?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No.1 对于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形式主义的反对 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教材与教法》,2003.No.4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中学教研》,2004.No.7 关于课程改革的若干深层次思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No.8 一个新的热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 第六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联合主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基本立场 应当坚持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不要迷信专家。 实例之一 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需要一桶水,有一杯水也够了,关键看你能不能把水倒给学生; 为了给学生一杯水……甚至教师没有水也可以,大家一起去打井,就会有水了。 实例之二 由“校本教研”到“校本课程”、乃至“校本课程规划”。 我们不仅应当根据各校的情况去编写校本课程,而且也应对学校中的各种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做出自己的整体设计和安排。 结论:不要迷信专家 在面对任一新的时髦口号或潮流时,我们都应冷静地思考: 究竟什么是这一新的主张或口号的主要内涵? 这一主张或口号究竟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新的启示和教益?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双基”到“四基”。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回到主题:三个应当思考的问题 “有效的课堂教学”这一口号是否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主要内涵? 在相关的实践中我们又应如何防止可能的片面性?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合理性 [例]“新西兰的阳光”(王宏甲,《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 ): “这是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 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 必要的反思 然而,这不是我们二年级教的吗?他们五年级的学生能答出来这也值得高兴?像这样的教学能算是有效的吗? 必要的对照:中国数学教学传统 “课堂教学相对于具体目标的高效率性。” (1)中国的数学教学每一堂课都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 (2)中国的数学教学并就是围绕所说的目标很好地组织起来的。例如,中国的数学课程通常包括“复习”、“引入”、“讲授”、“练习”、“总结”等五个环节,而其中的所有细节,包括时间的分配与板书的设计等,则都是围绕所说的目标精心安排的结果。 插入:一个新的热点——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较危险的是一些‘有点相关知识’,但人们却摸不着底的人物。……尤其到国外某个小地方转一圈后,回到中国就更能把国外如何如何朗朗上口,向还没有机会到国外去的广大群众宣扬他们的“专家级”见解。”(新加坡《联合早报》) 比较研究的基本立场:蓝本或镜子? 比较研究所提供的并非是某种现成的、可资直接仿照的蓝本,而主要是一面镜子,由此我们即可更为清楚地去认识自己的传统,包括作出必要的反思与批判。 中、美、日的比较 对于一年级和五年级的调查表明:美国教室中所真正用于教学的时间分别为70%和65%;中国是85%与90%,日本则是为79%与82% 。(引自《学习的差距》) 反思:情况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一个形象的描述:“引入说说笑笑,过程动动跳跳,评价你好我好。” 更为深刻的分析:教学方法改革中形式主义的盛行。 现实意义:对于形式主义的反对 从公开课的设计谈起 (1)情境设计; (2)学生主动探究; (3)合作学习; (4)动手实践。 (1)什么是一个好的情境设计? 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认识情境设计的意义? 我们又应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 [例] 这个学生缺的究竟是什么?(楼文胜,“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求解这样一个问题:“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亩,问12天耕地多少亩?” 一位学生是这样解题的:52×150×12=…… 接下来的对话 “告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九年级中考英语动词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AI技术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docx
- 2022年9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VIP
- ISO 15614-13 2023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电阻对焊和闪光焊(中文版).pdf
- 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5版.docx
-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查房课件.pptx VIP
- 第一章 食品工艺学导论.ppt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3.1 标志设计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