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全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全解

纸币的出现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超过北方 棉织业推广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繁荣(临安) 商业都市 海外贸易 货币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粮食作物 北宋出现交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市舶司) 知史鉴今: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2、下图所示货币,最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快的是 A.齐国刀币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1、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不可能出现在( )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B D 3、“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情况 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隋朝 B 4、(10中考)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 √ √ 5、中国被誉为“瓷之国”是在( ) A、唐代 B、宋代 C、隋代 D、汉代 B * 江南风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七上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不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经济水平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 (西汉时)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斤之家。 ----《史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 西汉时的江南地区: 南朝时的江南地区: 温故知新 落后、荒凉--尚未开发 富饶、繁荣--逐渐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 奠定了基础。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年级下册 长安 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 中国地域以淮河----秦岭一线为界,分为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黄河流域)。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汉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隋唐时的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与北方的差距缩小,甚至在 商业 和 手工业方面超过了北方,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 年?? 代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之比 人数(人) 1078年(北宋元风年) 56,888,00063:67 垦田(亩) 1077年(北宋熙宁年) 318,480,000 143175000 69:31 赋税(贯) 1045年(北宋熙宁元年 35,811,00044:56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 年 代 金 朝 南 宋 南北之比 人? 数 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 65:35 赋? 税 1196年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