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邵嗣超前言 气管导管的拔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尽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主要内容初步计划拔管准备实施拔管拔管后处理初步计划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前时刻保持关注。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总风险气道危险因素A、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患者等。B、围手术期气道恶化: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拨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理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C、气道操作受限制:插管时气道在可操作范围内,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和颈椎固定等)。一般危险因素患者的整体情况也需要引起关注,它们可能使拔管过程变得复杂,甚至延迟拔管。包括呼吸功能受损、循环系统不稳定、神经或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受损、低温或高温、凝血功能障碍、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手术的特殊要求部分手术要求患者平稳苏醒,避免呛咳和躁动:咳嗽和躁动可以使静脉压升高而形成血肿、气道受压和伤口裂开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升高可破坏手术的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可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人为因素工具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或助拖累以及与患者沟通障碍等。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低风险“拔管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气道保持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禁食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高风险“拔管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拔管准备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1)上呼吸道:拔管后有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故拔管前需要考虑面罩通气的可行性。可以使用普通喉镜、可视喉镜或纤支镜检查有无水肿、出血、血凝决、外伤或气道扭曲。但是需要注意,气道水肿可在气管拔管后快速进展而造成亚重的上呼吸道梗阻,因此不可盲目依赖评估结果。(2)喉:套囊放气试验可以用来评估声门下口径,判断有无气道水肿。以套囊放气后可听到明显的漏气声为标准,如果合适的导管型号下听不到漏气的声音,常常需要推迟拔管。如果有临床症状提示存在气道水肿,即便套囊放气后能听到声音,也需要警惕。(3)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因素也会限制拔管的实施。例如下呼吸道外伤、水肿、感染、气管软化以及大量分物等。如果术中氧合不满意,胸片有助于排除支气管插管、肺炎、肺气肿或其它肺疾病。(4)胃胀气:胃胀气可能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在实施面罩正压通气或声门上通气时,经鼻或经口胃管减压是明智的。拔管准备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拔管前,肌肉松驰药的作用必须被完全拮抗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的气道保护性反射完全恢复,便于排出气道的分泌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适当的有效循环血量,调节患者的体温、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凝血功能至正常范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防止气道不良反射的发生。拔管准备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 拔管操作与气管插管具有同样的风险,所以在拔管时应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及助手。另外,与外科医师及手术团队的充分沟通也是拔管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拔管拔管前的评估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拔管后的 目标是保证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避免气道刺激。拔管前麻醉医生要制定一套方案来应对拔管失败的突发性况,拔管时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与人员,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通气或再插管,保证拔管时的安全。方案的制定要依据手术、患者情况以及麻醉医师的技术和经验综合判断。目前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拔管策略可应对所有的情况,拔管执行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理想的气管拔管方法应该是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在可控、分步且可逆的前提下拔除气管导管。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有的拔管操作都应该尽量避免干扰肺通气,保证氧供。 (1)氧储备:拔管前需建立充分的氧储备,以维持拔管后呼吸暂停时机体的氧摄取,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气道处理争时间。 (2)体位:目前主要倾向于头高脚低位和半侧卧位。头高脚低位位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左侧卧位头低位常用于饱胃患者。 (3)吸引:理想情况应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国ACCP-10抗栓指南__培训课件.ppt
- 美国SNAP麻醉深度监护仪__培训课件.ppt
- 美容师1.《美容院常用仪器》__培训课件.ppt
- 灭菌与监测3__培训课件.ppt
- 内镜感控22__培训课件.ppt
- 内镜-基础__培训课件.ppt
- 内镜消毒与灭菌__培训课件.ppt
- 内窥镜面部相关解剖学__培训课件.pptx
- 女性三期保健__培训课件.ppt
- 疲劳驾驶检测仪__培训课件.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