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精典课件伊士运河国有化案.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精典课件伊士运河国有化案

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案 演讲人:陈邵荣、郑东杰、吴永毅 苏伊士运河全长17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位于埃及境内,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线,每天有成亿吨的货物在这里通行,所以被称为“国际航道” 简介: 运河工程于1859年4月破土动工,数10万埃及民工开始在浩瀚的沙漠中进行一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 1866年以前,最多时雇用民工2.5万名,据统计,在运河开凿过程中,共死去劳工12万人。所以说,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埃及成千上万劳工用血汗贯通的。 经过10年的艰苦劳动,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 地理位置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从地形上说,苏伊士的地形并不相同,有3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尤其在北部)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 历史背景 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运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胜利后,埃及人民掀起反对英军占领运河区,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于1956年6月13日前将占领军撤出运河区。埃及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抵御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寻求军事援助遭到刁难与拒绝后,于1955年9月与苏联、主德国、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购买苏联等国的武器装备。 这引起英、法、美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为迫使埃及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发表声明,撤回1952年允诺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坝工程提供的7000万美元援助。接着,世界银行也停止贷款 2亿美元给埃及的计划,埃及不屈服于西方压力,同年7月26日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以便用运河航运的收入作为建造阿斯旺高坝的款项。英、法担心运河关闭,海湾与西 欧之间的石油运输线被切断,对埃及进行威胁制裁。 工程建造 运河建造   对地峡的勘测一直到法国占领埃及时(1798~1801)才初次进行。拿破仑本人研究了古运河的遗迹。1834和1846年对运河再次作了研究。雷赛(FerdinanddeLesseps)接到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SaidPasha)的特许状来建造一条运河。工程于1859年动工,用了10年才得以完工。初步的计划是从三角洲沿着图梅拉(Tumelat)河凿一条小运河和一条南支线(今称赫勒沃苏伊士〔As-Suwaysal-Hulwah〕运河,两条运河合起来原先叫作甜水运河〔SweetWaterCanal〕)通往苏伊士,一条北段(阿巴西耶运河〔Al-AbbasiyahCanal〕)至塞得港。这条运河为其他干旱地区提供了饮水,于1863年竣工。      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   1980年12月苏伊士运河完成第一期扩建工程后,运河全长195千米、宽365米、深16.16米、复线68千米,可以通航满载15万吨、空载37万吨的油轮,是世界上沟通海洋的重要运河之一 苏伊士运河危机事件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 中东盛产石油,石油运往欧洲,走苏伊士运河是很方便的,所以说,苏伊士运河就好像是石油的水龙头一样。谁控制了水龙头谁就有了石油上的优势。 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但是不管怎样,每个国家都希望控制交通要道,比如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相关图片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巴勒斯坦正在后,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