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参考意识教育培训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参考意识教育培训讲义

质量意识培训提纲 一、质量意识教育 (一)、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 从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也就是有了专职检验员,检验员主要职能就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是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了检验费用。 第二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 随着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的弊端就突显出来。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解决,使质量检验既经济又准确。于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同时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因此,控制图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科学的开始。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把质量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接下去要讲的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 五十年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六十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理论”,主张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显来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逐步形成。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他发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被称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其概括:“全公司质量管理的特点在于整个公司从上层管理人员到全体职工都参加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和制造部门参加质量管理,而且销售、材料供应部门和诸如计划、会计、劳动、人事管理以及行政办事机构也参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不仅用于解决生产过程、进厂原材料以及新产品设计管理等问题,而且当上层人员决定公司质量方针时,也用它来进行业务分析,检查上层管理的方针实施状况,解决销售活动、人事劳动管理等问题,以及解决办事机构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讲,质量管理已不再局限于质量职能领域,而演变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在2000版ISO 9000族新标准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三也讲到全员参与这一问题,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所以一个企业的全体员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高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因此,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组织实施“全员参与”的主要利益是: 使全体员工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 员工感到他们对自己的业绩负有责任; 使员工渴望参与持续改进并做出贡献。 实施“全员参与”一般采取的主要措施: 使员工了解他们贡献的重要性和组织中的作用; 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 在解决问题时,应员工作主并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针对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评价其业绩; 积极寻找机会来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此外,再描述一下2000版ISO 9000族新标准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