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整理中医基础护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整理中医基础护理PPT

中医基础护理 2013年5月21日 医学起源于生产劳动 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纯靠经验的早期医学。如穿着衣服、构巢、修筑住所以防恶劣的气候,从而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卫生保健。 何谓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中医护理发展史 中医护理的起源:夏-春秋 “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饮食必时”、 “洒扫庭内”、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喜怒忧思悲恐惊 初步形成:战国-东汉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华佗 中医护理发展史 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孙思邈《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法、灌肠等 充实阶段:宋金元 食疗养生、调护 成熟阶段:明清 李时珍《本草纲目》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 1959《中医护病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优势 理论特色:整体论特色;自然哲学特色;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辨证施护;注重个体情志护理;选择时服药护理 护理操作优势:灵活多变,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热烫、熏洗、气功、蜡疗等疗效明显,使用器具简便,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医护并行没有分家 医家集看病、抓药、煎汤、护理于一身 弟子和家属代劳 专业的护理人员 古老又年轻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四时气候与人体 地区方域与人体 昼夜晨昏与人体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同病异护 3.异病同护 4.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 5.正护与反护 辩证施护观察的内容 1.观察的基本内容? 对病情的观察在中医护理中尤为重要,通过神色、精神、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的观察提供施护依据,观察还要重视病情的主要病证,在一系列病证中最令病人痛苦或最易导致恶变的症状是观察的重点。围绕主证的观察而作为观察病情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又一特点。 辩证施护观察的内容 舌象与脉象 舌象 舌象是中医观察病情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护中更为重要。舌为心之苗,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乳头反应灵敏,故机体一般情况,消化系统和体液变化均可在舌上迅速地反映出来。近年来研究舌象的资料日益增多,重视舌象观察也是中医护理观察的又一特殊手段。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质,亦称“淡红舌、薄白苔”。舌象与脏腑关系一般以: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肺;舌旁属肝、胆。由此可观察和推断病证的进展。如肝硬变患者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鲜红光剥,常为肝功能变坏之兆。 辩证施护观察的内容 脉象 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所组成,与心排血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及末梢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正常脉象称“常脉”,或“早脉”,常脉一息四至(约68~80次/min),不浮不沉,来去从容,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但也常因年龄、性别、体质、气候差异而不同。脉象以浮脉、沉脉、虚脉、迟脉、实脉、洪脉、细脉等表现病证。如:浮脉主病表证,沉脉主病里证。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脏病变的情况,了解疾病的本质。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深浅。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资料。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方面,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变局部的部位、性质、大小等。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护理的基本原则 扶正祛邪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运用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