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细 胞 工 程 目 录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3 细胞培养应用——生物制药 §4 动植物新品种创建技术 §5 生物反应器与组织工程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人工繁殖的方法(组培) 一、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一)定义 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外 植体材料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 在适当条件下诱发长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 (二)组织培养的分类 据外植体不同:植株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含愈伤组织) 据操作方法不同: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包括振荡培养、旋转培养、静止培养) (三) 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1.生物条件 外植体(Explant)主要指用于离体培养的 植物或组织切段。 因素: 不同植物品种 同一品种不同取材部位、发育阶段 一般:生长点、幼嫩组织 (4)其他辅助成分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用量在5-20mg/L之间。 抗酚类氧化物:半胱氨酸、Vc,可用50-200mg/L涂于外植体伤口表面。 活性炭,0.5-10g/L,吸附非极性物质和色素等大分子物质。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路线 (一)培养材料(全能细胞)采集 ①受精卵 ②分生组织细胞:如分生组织、根尖、嫩茎、 幼叶、花等的细胞。 快速繁殖多用茎尖细胞;无病毒培养多仅取 茎尖分生组织细胞 ③配子和单倍体细胞 (二)培养材料的消毒 材料洗净、沥干、切成小块 70%酒精或3-10%H2O2浸泡30-60s(无菌) 消毒10min(饱和漂白粉液或0.01%HgCl2) 无菌水冲洗干净(3-4次) (三)制备外植体 将消毒材料按培养要求进行处理(无菌) 如:切成0.2-0.5cm厚的小块(片);去 除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种皮胚乳等。 但叶片不需剥皮 注意:整个过程无菌操作;严禁用手 触摸材料 (四)接种与培养 接种:外植体植入培养基上(4-10个/瓶) 封口:培养瓶、管等用无菌材料密封 愈伤组织培养:外植体膨大形成愈伤组织 增殖:继代培养与分化培养。 25°C左右培养出新梢,分株或切段 后于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成芽苗 植物组培流程 无菌操作及操作车间 植物组培室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 (2)无病毒植物的培育 (3)品种选育 (4)人工种子 (5)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和一种无 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愈伤组织具有再度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的能力。 铁皮石斛组培苗 炼苗与移栽 炼苗: 不打开瓶口强光炼苗2-3天;开口炼苗1-2天. 移栽: 自来水洗净培养基(防菌),可再用0.1%- 0.3%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浸泡20分钟;苗床上插 孔置苗后加压苗床上基质(置苗前浇透水), 移到高湿度环境(90%)。 苗 床 三、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 所谓人工种子,就是将组织培养产生的 体细胞胚或不定芽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 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 止机械损伤的外膜,造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 结构。 人工种子的制作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车间 三、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途径 (一)器官发生途径:成熟细胞→愈伤组织→ 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二)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外植体) 愈伤组织 根 芽 植物体 脱分化 再分化 (一)结构 天然种子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一)结构 天然种子的结构: (一)结构 从外向里包括三部分: 1.人工种皮外层,保护胚状体中的水分免于丧失和防止外部力量冲击; 2.人工胚乳,含有必需的营养成分和某些植物激素; 3.胚状体或芽。 胚状体 人工种皮 人工胚乳 人工种子 (二)人工种子的优点 1.便于运输和储藏(相对于试管苗)。 2.人工胚乳可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配制,通过加入植物激素、有益微生物或抗病、抗虫成分,使人工种子优越于天然种子。 3.可以固定杂种优势,加速良种繁育。 4.可作为植物基因工程和遗传工程的载体。 5.可保存珍贵稀有植物品种。 * * 2.物理条件: 培养环境、组织培养室无菌环境,人工控 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 2.物理条件: 3.化学条件:培养基 (1)无机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监察内容.docx VIP
- 电能质量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5年新安全生产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某自来水厂运营管理项目服务方案(技术方案).doc
- 第二单元第二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滴滴运营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2026届高考写作指导:先行者与后来者作文主体段讲解.pptx VIP
- 9.冬雨季施工、已有设施和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docx VIP
- 涉爆粉尘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检查表.doc VIP
- 贵州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