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8-转向系及其检修.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转向系及其检修

第八章 转 向 系 第一节 普通转向系统 一、结构特点 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轴万向节、转向器(转向蜗杆箱、转向齿轮和齿条等)以及转向横拉杆等零部件组成,见图8-1。转向盘、转向轴和转向轴万向节构成转向系统的转向操纵机构。由于转向器在车体上横向布置,转向齿条两端直接与左、右横拉杆相连,使转向齿条实际上构成为横拉杆的一部分,因此其转向传动机构简单,且操纵轻便、转向灵活,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图8-1 转向系的组成 1-转向盘 2-转向轴 3-转向轴万向节 4-转向齿轮 5-转向器壳体 6-横拉杆 7-转向节 8-车轮 转向时,通过转动转向盘带动转向轮旋转而驱动转向蜗杆箱内的齿条左右移动,使横拉杆推动转向节绕前悬架减振器活塞柱转动,从而使转向轮(前轮)偏转一定角度而实现转向行驶。 转向盘和转向柱部件见图8-2,转向器结构见图8-3。转向器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主要由齿条蜗杆箱、转向小齿轮以及转向齿条等组成。转向器小齿轮通过球轴承和滚针轴承支承在筒式钢制转向蜗杆箱上,其上端与转向轴下端的万向节相连。转向齿条安装在转向蜗杆箱内,其右端的圆柱部分支承在齿条衬套上,左端带齿的部分与转向器小齿轮啮合。齿条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拉杆锁紧垫圈与横拉杆紧固。齿条柱塞通过弹簧压靠在齿条背面的圆柱面上,保证齿条与小齿轮无间隙啮合,压紧力的大小由齿条减振器螺塞调整。此型转向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总体布置、操纵手感好等特点。 图8-2 转向盘和转向柱部件 1-转向盘上盖板 2-转向盘导电板缓冲器 3-转向盘 4-组合开关 5-转向柱上壳盖 6-转向柱总成 7-转向轴下万向节 8-转向盘锁总成 9-转向柱下防尘罩 10-转向柱下壳盖 11-转向柱安装螺母 12-转向盘下底板 13-转向盘缓冲块 图8-3 转向器结构 1-转向器衬垫 2-转向器油封 3-齿轮轴承塞 4-转向齿轮 5-转向齿轮滚针轴承 6-防尘罩 7-调整螺塞8-弹簧 9-转向齿条支承 10-转向器壳体总成 11-横拉杆接头 12-横拉杆接头锁紧螺母 13-齿条防尘罩夹 14-左防尘罩 15-钢丝 16-转向横拉杆总成 17-横拉杆锁紧垫圈 18-转向齿条衬套 19-齿条支架 20-齿条 21-左托架 22-O形密封圈 23-挡圈 二、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转向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见表8-1。 三、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 转向盘的自由行程是指转向车轮(前轮)在直线行驶位置时,转向盘的空转行程或角度。车辆每行驶10000km应检查一次转向盘自由行程,若测得的转向盘自由行程超过规定值,应对转向系统进行调整。 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见图8-4:使汽车在地面上保持直线前行的状态下,将转向盘由直线位置轻轻向左右转动,在转向盘外缘上测得的游动距离即为转向盘自由行程,其规定值为10~30mm。 图8-4 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 2、转向盘自由行程的调整 拆下转向器转向蜗杆箱的防尘罩,见图8-5。用扳手向内拧动调整螺母,直到转向盘自由行程达到规定值为止,调整完毕后,重新罩上防尘罩。若调整后仍无法恢复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则应检查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轴、万向节、齿条接头、转向横拉杆球头等传动件是否松动或存在较大的间隙。若存在间隙应进行紧固,必要时应更换磨损或损坏的机件。 图8-5 转向盘自由行程的调整 1-齿条支承 2-预紧弹簧 3-调整螺母 4-防尘罩 若转向盘自由行程超过规定值,应进行下述检查。若发现不良,应更换新件。 (1)横拉杆接头的球节螺栓是否磨损(以20N·m的力矩转动球节螺栓,应转动自如)。 (2)下球节是否磨损。 (3)转向轴万向节是否磨损。 (4)转向齿轮或齿条是否磨损、折断。 (5)各部件是否连接松动。 表8-1 转向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排除 车辆侧偏 1、左右轮胎不匹配或气压不一致 2、轮胎气压不足 3、弹簧断裂或下沉 4、子午线轮胎侧倾 5、前轮定位失调 6、后轮定位失调 7、某车轮的制动器咬死 8、前悬架或后悬架零件松动、变形或损坏 更换轮胎 调整轮胎气压 更换弹簧 更换轮胎 检查并调整前轮定位 检查并调整后轮定位 修理前制动器 紧固或更换悬架零件 轮胎异常或过度磨损 1、弹簧下沉和断裂 2、轮胎不平衡 3、前轮或后轮定位失调 4、支柱损坏 5、行车困难 6、车辆过载 7、轮胎未换位 8、驱动轮轴承磨损或松动 9、车轮或轮胎摆动 10、轮胎气压不足 更换弹簧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