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始皇:“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指“焚诗书,坑术士”,西晋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此即为“焚书”。 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 材料四: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又如何? 焚书 坑儒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 面对汉初如此形势,作为统治者该怎么做?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黄老之学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约公元前5-3世纪)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黄老之术形成于战国时代。但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西汉时期,这一派的代表们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黄帝 老子 资料补充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1)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3)具体政策:与民休息(休养生息) 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的作用有哪些?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后汉书.食货志》 作用: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材料: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 结论: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汉武帝的“有为” (1)背景:国力日盛 危机: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匈奴威胁 (2)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必要性)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举贤良对策”,选拔人才 经济:必修②: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外交: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思想上的“有为”又有何表现?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称“天人三策”,此后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修学著书,著有《春秋繁露》。 1.董仲舒其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董仲舒的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