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师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探究活动: 观察土壤
活动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观察土壤、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了解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铲子、放大镜、一株完整的植物根系、记录单、刻度尺
实验指导:
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实验。
探究过程:
1、教师根据当地教学条件选取不同地方的土壤,带领学生挖开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土壤表层,有什么发现?
2、观察土壤里植物的根,量一量一棵小草的根有多长。
3、观察土壤里的小动物,它们生活在土壤的什么地方?
实验提示:
1、结合三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的颜色、湿度、成分等。
2、测量小草的根的长度时需先引导学生学习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要了解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是否磨损。(量程指刻度尺的最大测量范围,分度值指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2)测量时将刻度尺与被测物体紧贴后,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对齐,被测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即该物体的长度。(若零刻线磨损,可以重新选择一个整刻度作“零刻度”,测量结果减去所选整刻度值。)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教师知道即可,不必向三年级学生介绍))
(5)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3、测量小草根系长度时,提醒学生测量每一支根的长度并把长度相加。为防止学生遗漏,可让他们把根摘下再分别测量其长度。如果时间不够,至少应测量最长的一支根的长度。
4、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观察土壤 器材准备 铲子、放大镜、一株完整的植物根系、记录单、刻度尺 探究过程 1、选取不同地方的土壤,用铲子挖开土壤,仔细观察,这些地方的土壤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2、观察土壤里植物的根并画下来,然后量一量一棵小草的根有多长,把你的测量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3、观察土壤里的小动物在土壤中是怎样活动的,把你的发现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活动
地点
土壤 特点
植物
动物
名称
根的 样子
根的 长度
(cm)
名称
活动
特点
实验小结 土壤是动植物的家,我们应保护土壤。 备注
探究活动:研究土壤的成分
活动目标: 认识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土壤、餐巾纸、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火柴、蒸发皿、烧杯、水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的步骤1,2,3是学生分组实验,步骤4是教师演示实验。
探究过程:
1、用餐巾纸包住土壤,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观察餐巾纸的变化。
2、将一块土壤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现象。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4、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放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放蒸发皿,调节酒精灯与石棉网的高度,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点燃酒精灯加热。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
实验结论:土壤由(水)、(空气)、(沙粒)、(黏土)、(腐殖质)组成。
实验提示:
1、第1步中如果现象不明显,可让学生观察餐巾纸的背面,一般会有明显的潮湿斑迹。
2、搅拌器的使用注意事项:①搅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玻璃棒或容器(如烧杯等)破裂。②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容器底,不要发出响声。③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看到纸巾潮湿了土壤里有水分。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以后看到水变,静一段时间,上层颗粒较小,下层颗粒较大。上层黏,下层沙粒。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土壤中含有腐殖质。这是一个对比性实验,需要控制土的水的多少、等条件,。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中实验沙土渗水最多黏土渗水最少,壤土渗水居中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渗水性最差,壤土渗水性居中。
土的、水的多少、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中水/ml
实验小结 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渗水性最差,壤土渗水性居中。这是一个对比性实验,需要控制土的、水的多少、等条件。土的、水的多少、我看到:水流经过有草皮的土壤水土流失少,水流经过无草皮的土壤水土流失多。 实验小结 植被可以保护土壤,保护水土流失。
注:学生叙述意思对即可。 备注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探究活动: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活动目标:探究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四只相同的杯子、 餐巾纸、不同植物的种子、水
实验指导:
这是一个对比试验,需要控制瓶子、种子种类、种子大小,唯一变量是种子所处的环境。
探究过程:
1、在四只瓶子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