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政治的大一统时代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古 代 史 2、皇帝与中央集权 1、加强集权 (1)削藩 (2)刺史 (3)垄断 (4)尊儒 州刺史作为监察官的职责:六条问事 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陵弱 二、二千石不奉诏书,侵渔百姓 三、二千石风厉杀人、怒则任刑 四、二千石选署不平 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事、请托所监 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 汉武帝元封五年(BC106),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六百石刺史一名。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部刺史》: “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大小相制,内外相维之意。” 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六《监察官非刺史》: “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制之威重。” “以卑临尊”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 经济:垄断财利 统一货币 武帝元狩五年(BC118)改铸五铢钱,禁私铸。元鼎四年(BC113),取消郡国铸钱权力,五铢钱统一由中央铸造。 汉五铢钱范 均输与平准 均输,就是调剂运输;平准即平衡物价。 统一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城输送。在京城设置平准官,管理从全国各地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调剂物价,并获取收益。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盐铁专营与算缗、告缗 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在产铁区设置铁官,由盐、铁官主持生产、销售,严禁私产私售。这使得朝廷获得重利,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大手工业者。 算缗(BC119)、告缗(BC114)则是汉武帝采取的直接打击大商贾的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元五年(BC136),置五经博士。 元光元年(BC134),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儒学为主要考察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确立。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1893—1980) * 湖 北 大 学 第四章 国家政治的大一统时代 一、秦始皇及其历史遗产 二、汉代国家制度与社会结构 三、丝绸之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一、秦始皇及其历史遗产 1、秦始皇统一中国 2、皇帝与中央集权 3、天下反秦与亡秦必楚 秦兵马俑一号坑 1、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兵马俑一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 一号坑出土青铜簇 ——标准化的产品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汉书·刑法志》:“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服虔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 皇权的加强和神化,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体现专制皇权的官僚机构和各种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备和统一,皇帝对军队控制的加强等等,这些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内容。 孟德斯鸠(1689-1755 ) 如果从自然特质来说,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的话,要维持原有政体的原则,就应该维持原有的疆域。疆域的缩小或扩张都会变更国家的精神。 3、天下反秦与亡秦必楚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秦人的优越感与关东人民对秦律的不适应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二、汉代国家制度与社会结构 (一)汉初布衣将相局面与黄老政治 (二)汉武帝和他的时代 (三)王莽改制与光武中兴 (四)外戚专权与宦官政治 (一)汉初布衣将相局面与黄老政治 刘邦 (前256—前195) 字季,沛县丰邑人。 前209年9月起兵(48岁) 前207年10月攻陷咸阳(50岁) 前206年8月“暗渡陈仓”(51岁) 前203年“鸿沟之约”(54岁) 前202年2月,称帝(55岁) 前196年,诛韩信(61岁) 刘邦:“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经国济世,安扶百姓,我不如萧何,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此三人为我所用,何筹天下不为我所得。” 《史记·高祖本纪》: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大臣们的看法: 刘邦“与天下同利。” 项羽“妒贤忌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