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茵 陈 【来源】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茵陈蒿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安徽等地。滨蒿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等地。【采收加工】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 茵 陈 【性状鉴别】 药材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 茵 陈 花茵陈: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 青 蒿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采收加工】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性状鉴别】 药材 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 大 蓟 【来源】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性状鉴别】 药材 茎呈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大蓟炭:呈不规则的段。表面黑褐色。质地疏脆,断面棕黑色。气焦香。 * 蒲公英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状鉴别】 药材: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 淡竹叶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安徽、福建等地。【采收加工】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性状鉴别】 药材: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 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 八、藻、菌、地衣类中药 用藻类、菌类或地衣类作为药材,这类中药称为“藻、菌、地衣类中药”。实际上应属于三类,即:藻类中药、菌类中药、地衣类中药。 藻类、菌类和地衣类均为低等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或菌丝体,分支或不分支。在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无中柱和胚胎。 * (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定 1.藻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藻类植物体,这类中药称为藻类中药。 藻类植物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为自养,绝大多数是水生的。不同的藻类因含特殊的色素,使藻体显不同的颜色。各种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物及贮藏养分不同。藻类常含多聚糖、糖醇、糖醛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胆碱、蛋白质、甾醇以及碘、钾、钙、铁等无机元素。 * (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定 与中药用关系密切的藻类主要在褐藻门、红藻门,少数在绿藻门。 绿藻多数生活在淡水中,极少数在海水中。植物体蓝绿色。贮存的养分主要是淀粉,其次是油类。 药用的绿藻有石莼及孔石莼等。 红藻绝大多数生长在海水中。植物体多数呈红色至紫色。贮存的养分通常为红藻淀粉,有的为可溶性红藻糖。药用的红藻有鹧鸪菜、海人草等。 褐藻是藻类中比较高级的一大类群,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常呈褐色。贮存的养分主要是可溶性的褐藻淀粉、甘露醇和褐藻胶,细胞中常含碘,如海带中含碘量高达0.34%。药用的褐藻有海藻、昆布等。 * (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定 2.菌类中药 药用部位主要为菌类的菌核、子实体或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这类中药称为菌类中药。 菌类一般不含有光合作用的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与中药用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怎样选购冰箱.doc VIP
- 202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ppt VIP
- 魏晋玄学课件.ppt VIP
- 2020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共4课)(2020新版).pdf
- 2024年包头市九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1年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业本提优-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 (含答案)(苏教版).docx VIP
- 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上岗资格考试题B卷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