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行书知识与赏析
行书知识与赏析 一、什么是行书 行书又称“行狎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既有楷书的平整方正,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既有草书的流畅便捷,且不像草书放纵难认,行笔不滞,如行云流水,故名行书。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过:“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二、行书的发展 孕育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东晋,盛极于唐宋,经元明清,繁衍至今。可谓是高峰迭起,名家辈出。 东晋时期 唐代 宋代 元明两代 绝大多数书法家都将主要精力花费在对前代大 师及经典作品技巧的学习模仿上。在这种情况下, 书法的发展自然很容易出现技巧程式化和面貌类似 的倾向,只有少数书家够取得超凡脱俗的成功。 赵孟頫 《洛神赋》《定武兰亭十三跋》 《韦苏州诗帖》等 文徽明 《赤壁赋》《滕王阁序》等 董其昌 《琵琶行》《古诗十九首》等 清代早期 强调在行书里柔和篆书、隶书、北碑的东西。 傅 山 《丹风阁记》《集古梅花诗》等 王 铎 《行书诗册》《秋兴诗》 《拟山园帖》等 三、行书的基本特征 点画: 结体: 章法: 四、名作赏析 号称“天下三大行书”?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运笔迅疾,情绪激动,与其悲愤之情有关。 * * * 孔子庙堂碑拓片(局部)虞世南 唐代 礼器碑拓片 (局部)东汉 《韭花帖》五代 杨凝式 《中秋帖》东晋 王献之 李柏尺牍 从帝王显贵到普通文人,对书法的喜好都达到 痴迷的程度。通过这些人的倡导和实践,行书这种 日常应用最广泛的书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 产生出一批行书名家和经典作品. 王羲之 《兰亭序》《快雪时晴帖》 《散乱帖》等 王献之 《鸭头丸帖》《中秋帖》 《二十九日帖》等 丧乱帖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中秋帖 王献之 二十九日帖 王献之 楷书的高度成熟和普及,为行书提供了持久和多 样化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实路中将楷书技法原则灵 活适用并改造发挥,使个人审美追求得到充分自然 的流露,推动了行书艺术的不断延续和创新。 颜真卿 《祭侄文稿》《争座位稿》 《告伯父稿》等 李 邕 《麓山寺碑》《云麾李思训碑》 《法华寺帖》等 杨凝式 《韭花帖》《神仙起居帖》等 李建中 《土母帖》《同年帖》等 麓山寺碑(局部) 李邕 土母帖(局部)李建中 神仙起居帖 杨凝式 宋代是行书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期。当时的书法家 不仅人人善写行书,就连写楷书也基本带有行书的意 趣。宋代“尚意书风”最高成就的代表要属“宋四家” 苏 轼 《洞庭春色赋》《前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帖》等 黄庭坚 《松风阁诗》《华严疏》 《伏波神祠卷》等 米 芾 《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等 蔡 襄 《自书诗卷》《端明秋署帖》 《尺牍书札》等 后赤壁赋(局部)苏轼 蜀素帖(局部) 米芾 松风阁诗(局部) 黄庭坚 洛神赋(局部)赵孟頫 拟山园诗 王铎 或断或连,灵活自如,书法快捷。 规整中求变化。讲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呼应、平衡、避让、疏密。 竖成行而横不成列,注重字与字上下之间、行与行左右之间的顾盼,布局上显示规则中的率意与自然。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雅士超人) 唐代 颜真卿 《祭侄文稿》(至哲贤达) 宋代 苏东坡 《黄州寒食诗帖》(学士才子) 兰亭序 东晋 王羲之 点画:用笔或藏或露,点画精劲。注重提按顿挫,同 一点画,写法多样。 结体:同一字形,绝不重复,字形时正时侧,错落有 致。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前呼后应。 章法:疏密有致,前松后紧具有手稿的自然随意。 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 唐代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妙在何处? 一、点画密聚 二、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 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一致。 三、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稿书风格。 为什么颜真卿的《祭侄稿》写的那么潦草?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