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霍乱弧菌对食品的污染幻灯片
Vibrio cholerae 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国家甲类传染病。 4.4.1 pathogene 分为两类:O1群及非O1群和O139群 引起大流行 散发性胃肠炎 局限性爆发 引起爆发流行和局限性爆发 通过细胞分裂无性繁殖霍乱弧菌是革兰氏阴性、直或曲的杆菌,该菌能生物发光,靠单极鞭毛运动。弧菌属能呼吸和发酵代谢。氧是普遍的电子受体,不能除去氮化物。大多具有氧化酶活性,有3种抗原。 产生外毒素(肠毒素)和内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霍乱弧菌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在55℃湿热下15分钟即死亡。用0.1%的高锰酸钾处理蔬菜、水果30分钟,均可达到消毒的目的。但耐低温、耐碱、不耐酸。 霍乱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 霍乱弧菌经常在水生环境被发现,如咸水和河口地区,常与藻华相关联,受水温影响(WHO ,2000)。Todar (2002)指出,弧菌类是典型的海洋种,大多数种类在2-3%氯化钠或海水中较好生长。但是后来弧菌可以生活在淡水和海水环境,依赖水生动物生活。尽管其它种类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也有致病性,对人类来说,霍乱弧菌是最重要的弧菌。Finkelstein (UNDATED)指出,沿海地区,霍乱弧菌存在于甲壳类和浮游生物中。 4.4.2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 人类疾病理论研究从霍乱开始 霍乱弧菌进入消化道到达小肠,在肠粘膜表面吸附并迅速繁殖。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小肠液过度的分泌。严重者出现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甚至产生休克和死亡。霍乱弧菌曾引起6次霍乱病的世界大流,造成了人类的大量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 自古以来,印度恒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乱的地方性流行区,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 4.4.3 预防措施 经常性措施:建立疫情报告网。为了防止霍乱由国外传入,要做好国境检疫;必须加强卫生教育,加强水和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注意饮食及食品卫生。注射霍乱菌苗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 预防霍乱的良好效果。 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措施:及时核实和报告。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和人员都必须接受卫生检疫。对患者必须严格实行隔离治疗。 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和消灭苍蝇) 4.5 炭疽杆菌对食品的污染 Bacillus anchracis 为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的病原体,主要发生于牛羊马,其次是猪,也可传染人,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4.5.1 pathogene病理学 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菌体粗大的革兰氏阳性菌,两端平截或凹陷。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在活体或未经解剖的尸体内,则不能形成芽胞。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其宽度小于菌体的宽度。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形成荚膜是毒性特征。 炭疽杆菌受低浓度青霉素作用,菌体可肿大形成园珠,称为“串珠反应”。这也是炭疽杆菌特有的反应。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主要感染动物:热血动物 。 芽孢的存活期长达10-90年,5%石炭酸5d,20%漂白粉2d杀死。1/2500碘液10min杀死。过氧乙酸亦有较强的杀菌作用,120 ℃高温高压10min,干热140 ℃ 3h均可杀死芽孢。 4.5.2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 人类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而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接触污染物品可发生下列疾病:1.皮肤炭疽 最常见,多发生于屠宰、制革或毛刷工人及饲养员。本菌由体表破损处进入体内,开始在入侵处形成水疖、水疱、脓疱、中央部呈黑色坏死,周围有浸润水肿、如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进一步侵入局部淋巴结或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死亡。2.纵隔障炭疽 少见,由吸入病菌芽胞所致,多发生于皮毛工人,病死率高。病初似感冒,进而出现严重的支气管肺炎,可在2~3天内死于中毒性休克。炭疽杆菌可产生致死毒素和水肿毒素。3.肠炭疽 由食入病兽肉制品所致,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并有胃肠道溃疡、出血及毒血症,发病后2~3日内死亡。上述疾病若引起败血症时,可继发“炭疽性脑膜炎”。炭疽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荚膜和毒素的协同作用。 炭疽病致命毒素结构 4.5.3 炭疽病畜的鉴定与处理 急性炭疽:突然发病,丧失知觉,摇晃倒毙,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呈暗黑色沥青样。 病畜颌下淋巴结、咽喉淋巴结与肠系膜淋巴结剖面呈转红色,并肿胀变硬。 病死尸体畜销毁,被污染或疑污染的肉尸需在6h内高温处理出场。 4.5.4 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病畜处理:不得解体,6小时内整体化制或深坑(2m以下)加石灰掩埋。 切断传染途径其他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