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百货公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百货公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百货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各地商业地产开发如火如荼,然而令地产商头疼的不是前期开发,而是对楼盘销售有着直接影响的后期运营问题,所以大批商业地产商迫切需要有合适的运营商来合作,同时,一 部分百货公司,往往是一家在某一地域已经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以及形成了一套成功管理模式的百货公司,受到自身资本实力的限制,为了发展壮大,或多或少会考虑低成本、低风险的品牌管理输出方式,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与异地的有形资产拥有者(通常是地产商或物业拥有者)合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然而,这种合作却屡遭失败,磨难众多。   问题一:合作方式的原罪问题   一般来说,百货品牌管理输出的方式有两种:   1、参股或直接投资控股的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   优点:参股或完全控股,管理模式的推广与落实具有切实保障,对百货业强调经营的灵活性、强调企业整体品牌的塑造和提升不无裨益。缺点:经营风险大,首先它要求企业有强劲的资金后盾支持,以免前期的巨大垫付成本加上后期的经营投入加剧资金链条的紧张;其次它要求管理层具备雄厚的经营能力。如果经营不力而延误了资金回收的合理速度,企业也将面临倒闭的危机。北京王府井就对没有资本介入的品牌管理输出从不感冒,它在成都和南宁开店时甚至选择了自己直接投资建设地产的模式。百盛与太平洋现在中国内地开的30多家店也都是以参与地产投资或者租赁的形式来进行紧密管理。这种模式不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2、完全以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   它类似于加盟方式,共享著名百货的系统资源与品牌,甚至可以共享配送系统。优点:动用企业的无形资产资源较多,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是比较稳健的品牌输出模式。缺点:接受品牌一方的企业主要领导人必须能够对该品牌以及管理模式高度认同,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否则,很容易导致先进的管理模式无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广,或者受到既得利益的合作方的阻碍,新的管理模式无法落实。该经营模式就目前情况来看大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所谓的“亿安模式”,即地产商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实施对商场货款的控制;第二是“新大新模式”,即品牌零售商占主导;三是“信和模式”,即品牌零售商与地产商既监督又合作。   如今看来,只剩广百信和尚且相安无事。这种模式在国外之所以推崇甚广,是因为它可以有效弥补地产商商业经营经验的不足,可使竞争力大大增强。但由于地产商对短期内回笼资金的“快”与百货业资金回收的“慢”构成矛盾,彼此合作的心态不一极易引发合同中所谓的“责、权、利”不明晰,除非谈判双方就合同条件彼此默契,否则,合同关系的破裂便在所难免。百盛集团原来就是输出管理的典型企业,这家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型集团在北京百货业站稳了阵脚之后,就想到中国的其他城市一试身手。1999年9月,百盛以品牌输出的方式踏入羊城土地,在广州老城区亿安广场落棋,广东“亿安百盛”的所有权属于亿安集团,百盛是品牌输出的管理方,亿安投入资金、提供场地,百盛派高层管理人员全职投入管理,希望借助百盛品牌的影响力招揽专柜和品牌进入,统一经营“亿安百盛”,但是2001年末,百盛与亿安这桩跨国合作就宣告结束。当时,百盛方面给出的原因是,“亿安”最初的一些承诺难以兑现,所以在经营管理、资金调度等方面,百盛虽为一线的直接管理者,但处处受到制约,于是,百盛萌生去意。百盛选择了在失败之城卷土重来。2002年1月,百盛又以同样模式进入广州火车站附近的中泰广场,可是时隔不久,类似的失败又一次上演。北京赛特也走过相似的路程。2002年1月28日开业的广州“宾友赛特”由赛特集团与亿安下属的宾友商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但是他们也没有逃过宿命,2003年7月3日,赛特也结束了羊城之旅。赛特方面对此次合作失败的解释是,赛特集团作为北京最大的品牌输出商业企业之一,必须维护“赛特”品牌的整体形象以及业态模式,所以选择退出。   这里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如今地产商与百货公司合作的动机。地产商希望借助百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把所开发物业及周围商圈的商业价值提升起来,然后卖铺套现,或者把新开的百货商场作为它的提款机,而百货公司打出的帮地产商解决商业难题的王牌,正中地产商的下怀。百货公司则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回报:低投入低风险的品牌与管理输出模式获得丰厚回报,例如,天河城铸造的辉煌,为天贸南大换来的是输出品牌、管理,免租、免装修、免带资经营的低成本扩张“诱惑”。借品牌拉力扩张是其手握的第一张王牌,天贸南大肇庆分店就是循着此种思路扩张的产物。落户肇庆天宁广场的分店,完全由地产商出地出资金,天贸南大只是提供品牌及管理。然而,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现在毕竟是资本的社会,你百货公司不做资本投资,在许多方面就没有发言权,就像百盛在亿安百盛中所处的境地。“新大新模式”中你百货公司凭什么发言?最多是做到“信和模式”,即品牌零售商与地产商既监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