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1、结构化理论提出的主旨与目的 2、结构化理论的内容 人物简介 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 ,与沃勒斯坦、哈贝马斯、布迪厄齐名,是当代欧洲思想界的大师级学者。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理论和第三条道路的论述。他是一位多方位出击的高手和高产学者,至尽仍在源源不断地继续着他的研究。 1938年1月,吉登斯出生于英国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1959年毕业于赫尔(Hull)大学,主攻社会学和心理学。1959年毕业后到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攻读社会学硕士学位。 1964年,吉登斯开始了他在英国的莱斯特(Leicester)大学任社会学讲师的教书生涯。1966-1968年,在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任教。1968-1969年以访问助理教授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学。 1970年成为剑桥皇家学院院士。 1976年,在剑桥获得博士学位。 1996年起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1971) 《迪尔凯姆》(1972) 《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1973) 《社会学方法新规则》(1976) 《社会理论的中心问题》(1979) 《权力、财产与国家》(1981) 《社会的构成》(1984) 《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 《现代性之结果》(1990)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 《亲密关系的转变》(1992) 《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之中》(1994)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1、结构化理论提出的主旨与目的 (1)试图超越帕森斯,寻求宏观与微观的整合.毫无疑问,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影响非常大,但吉登斯认为,我们却不能过高估计帕森斯的地位,他说:“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理论里深深地刻下帕森斯的印迹,现在回头看来,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厌烦,也理所当然地招徕许多批评与贬毁.”帕森斯抽象含混理论的原因就在于,他追求普遍适用的模式解释社会.吉登斯认为不能仅仅停留于宏观分析和宏观概括,而且也要进行微观分析,所以,在吉登斯著作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结构化,社会转型,现代性等宏观理论,也有关于个体心理结构,自我认同和情趣体验等微观层面的分析. (2)试图超越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对立,寻求两者的有机整合. 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客体主义主要代表,吉登斯认为过分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片面地用物理学,生物学原则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也是错误的.同时韦伯强调社会学的理解性,吉登斯认为也不全面,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社会问题.这一点与马克思走得很近. (3)也超越了冲突论,阶级论以及福利国家主义,试图超越左和右,寻求“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情况,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冲突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福利国家主义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必须寻求新的“第三条”道路(经济与政治的平衡点). 2、结构化理论的内容 (1)结构化理论的基础: 吉登斯认为,应当用结构的duality取代哲学上的主客二元性理论.在他看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制约性,更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着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另一方面,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 (2)社会结构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也具有主观性. 一方面,吉登斯指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52),因而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制度或规则,它们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另一方面,吉登斯认为,结构的最主要特性却是主观性.因为社会系统中的结构仅仅是一种人们头脑中的记忆痕迹亦即结构观点.所以,吉登斯强调,这种结构观念引导着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的行为(P79~80,同上书) (3)社会行动的自觉性及其偶发性. 一方面,与韦伯,帕森斯等人不同,吉登斯把社会行动看做是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某种理想类型.因此,这样的行动就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二个层面,一是人们做某事所具有的意图,二是做这些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人们的行动将会不自觉地产生三种意外性后果:一是由某种偶发情境而引起的意外后果.例如,某人进屋开灯,却无意惊走了正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度公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3篇.docx VIP
- 领导班子2025年紧紧围绕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等“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VIP
-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VIP
- 《2、3的加减法》课件.pptx VIP
- 附件1.9重氮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doc
- 2023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招聘“两新”组织党建专职党务工作者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最全心脏瓣膜病课件.ppt
- 2025腾讯视频综艺营销手册.docx
- 2024年人教高一主题班会课件:例1《开学第一课》(共47张PPT).ppt VIP
- 庞中华钢笔字帖(行楷)《最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