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王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特点:(1)叙事性:讲故事,使叙事文学成为主流,改变了文学抒情的典雅观念。(2)平民性:讲述民间的日常生活,使文学具有平民性和民间性。(3)主要从艺术风格和文学效应来说“本色、自然” :元代诗文 一:名词解释: 铁崖体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格有: 1.宫词:清爽流丽,内容主要以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 2.香奁诗:写得颇为奇妙,香而不艳。 3.竹枝歌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杨维桢的竹枝歌,有意使诗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近。 4.古乐府: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具有瑰丽奇崛的风格。 二、元代前期的诗歌 元代前期诗歌的显著特点 (1)同宋诗传统的分离(2)风格的多样化 三、元代中期的诗歌 诗文到了元代中期,战争的创伤渐渐平复,元朝的统治较为稳定,经济较以前有显著的恢复和发展。同时,由于儒学得到官方的尊重,科举得到恢复,社会文化进一步“汉化”,文人的心态也多少趋向平衡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以京师为中心的诗坛,“风流儒雅”的诗风得到推展而成为主流,这时的诗歌几乎有一种“盛世之音”的味道。 四:“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指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并称“虞杨范揭”。作品多题咏寄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诗,而风格各异。 五:元末诗歌的新特征1、世俗性2、个体意识的强化 :元代散曲 一、定义: 散曲,是在元代盛行起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作为元人的“乐府”,它曾有过自己的鼎盛与辉煌,与唐诗、宋词共放异彩。 散曲兴起的原因:词的雅化与衰落 新声竟起与外乐影响 时代精神的演变 三、散曲的体制:小令 套数 带过曲 四、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 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五、散曲的风格及内容 前期风格以豪放为主 后期风格以清丽为主 描写男女风情 歌唱山林隐逸 揭露社会黑暗 写景咏物怀古 六、名词解释: 散曲 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简述关汉卿散曲作品的本色风格 就直白真率而言,关汉卿的散曲显得更为本色。 1.如他著名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 2.但他写得最多的是男女欢爱的题材,而且不避俚俗,写得很真露,带有较浓的市井情趣。 简述马致远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优美意境 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1.《秋思》用意象迭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 2.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 以《潼关怀古》为例试叙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色 元代后期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多写于辞官退隐期间,对宦海风波和世态炎凉已看透,醉心于自然美景中,创作了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他散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他的散曲创作较注重立意和构思,意境风格近于诗,而于声调格律不太重视。 3.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是张养浩散曲创作的特点,如《潼关怀古》中一开始便写气势雄浑、苍凉沉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出千古兴亡的结局。 4.张养浩作为元散曲豪放派大家,以这篇怀古曲作为体现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 第四章:元代戏曲 一、戏曲的起源:原始歌谣说、巫术说、百戏说 二、元代杂剧的体质特征: 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 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 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