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表1-当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统-国家图书馆
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 【作家年表】
作家:白先勇
民國年月日 年齡 重 要 記 事 26 7 11 1 出生於廣西南寧市小樂園醫院,不足週歲遷回故鄉桂林。先祖為江蘇南京水西門人,回族,因做官而移居廣西。父親白崇禧將軍早年出生於桂林郊區會仙鎮山尾村。 32 7 就讀桂林市中山小學一年級。 33 8 桂林大火,日軍逼近,隨家遷重慶,為避免日機轟炸,就讀於重慶郊區農村的西溫泉小學,後因生肺病回重慶市李子壩療養。 34 9 抗戰勝利後,隨父母由重慶回南京。住大悲巷、大方巷。曾遊中山陵、西花臺、燕子磯、無梁殿、秦淮河、夫子廟等名勝古蹟,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留下深刻印象。 35 10 移居上海,住多倫路,後因肺病與傭人順嫂移居虹橋路花園洋房療養,病後回畢勛路(今汾陽路)居住,復學就讀徐家匯南洋模範小學。
在上海虹橋花園養病和念書期間,曾閱讀大量通俗小說和武俠小說,如《蜀山劍俠傳》、《粉妝樓》、《征東》、《征西》等。
在滬期間,曾與家人到國際飯店、大世界、沙勝大廈、黃埔灘、先施公司等地遊玩,到美琪、國泰、金城、大光明、南京、卡爾頓等戲院觀看梅蘭芳、俞振飛等京劇大師的演出和西方電影。白先勇由此熟悉了京滬文化,以及目睹了戰後上海由繁榮走向衰落的景象。 37 12 由上海、南京、武漢到廣州,在廣州東山培正小學念書三個月。 38-40 13-15 就讀於香港九龍塘小學,喜歡美術,曾獲香港小學生美術比賽冠軍。
小學未畢業即跳級入愛爾蘭人辦的英文學校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唸初中。香港是世界文化匯流的地方,香港的生活使他進一步接觸了西方文化。 41 16 赴臺灣與父母親團聚。
就讀臺北建國中學,首次投稿《野風雜誌》。 45 20 入成功大學水利系,在報章發表散文。 46 21 轉考臺灣大學外文系。 47 22 首次在《文學雜誌》五卷一期發表〈金大奶奶〉。 48 23 〈入院〉刊於《文學雜誌》五卷五期,後改篇名為〈我們看菊花去〉。
〈悶雷〉刊於《筆匯》革新號一卷六期。 49 24 與同學歐陽子、王文興、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為臺灣六○年代最有影響之文學雜誌。
〈月夢〉刊於《現代文學》第一期。
〈玉卿嫂〉刊於《現代文學》第一期。
〈黑虹〉刊於《現代文學》第二期。 50 25 〈小陽春〉刊於《現代文學》第六期。
〈青春〉刊於《現代文學》第七期。
〈藏在褲袋裡的手〉刊於《現代文學》第八期。
〈寂寞的十七歲〉刊於《現代文學》第十一期。
〈金大奶奶〉由殷張蘭熙女士譯成英文,收入她所編之New Voices (Taipei Heritage Press,1961)。 7 自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服役軍訓一年半。 51 26 〈畢業〉刊於《現代文學》第十二期。
〈玉卿嫂〉由張蘭熙女士譯成英文,收入吳魯芹所編之 New Chinese Writing (Taipei: Heritage Press 1962)。 52 27 領取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入美愛奧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
出國前夕,母親病逝。 53 28 〈芝加哥之死〉刊於《現代文學》第十九期。
〈上摩天樓去〉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期。
〈香港一九六○〉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一期。
〈安樂鄉的一天〉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二期。 54 29 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任教,在東亞語言文化系講授中國現代小說。
〈火島之行〉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三期。
〈永遠的尹雪豔〉--《臺北人》首篇,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四期。
〈謫仙記〉--《紐約客》首篇,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五期。
〈香港一九六○〉自譯為英文發表於Literature East & West VI. IX No.4。 55 30 父親病逝,返臺奔喪。
〈一把青〉刊於《現代文學》第二十九期。
〈遊園驚夢〉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期。 56 31 〈歲除〉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二期。
〈梁父吟〉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三期。
《謫仙記》短篇小說集出版,文星書店印行。 57 32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四期。
出版《遊園驚夢》短篇小說集,仙人掌出版印行。 58 33 〈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六期。
〈思舊賦〉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七期。
〈謫仙怨〉刊於《現代文學》第三十七期。
〈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刊於《現代文學》第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