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山地黄牛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南山地黄牛综述

川南山地黄牛综述 肖懿 摘要:川南山地黄牛性情温顺,役力强。其体躯较小,体质紧凑结实。前驱开阔,胸深,肩峰较高,背腰较宽。四肢较高,毛色以黄色居多。本文主要就川南山地黄牛的品种特点、数量、遗传特征、繁殖特性、饲养方式以及饲料来源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当前川南山地黄牛的各种特征和情况。 关键词:川南山地黄牛,遗传,饲养,繁殖 前言 中国的家牛泛指黄牛,是包括北方的无峰牛和南方的高峰牛在内的地方牛种的统称[1]。全国的黄牛在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系统三大类型,根据体态特征分为无峰、低峰和有峰三种,按地理分布为蒙古、黄淮和长珠三组。中国的无峰牛,来自于两种原牛:土雷诺蒙古利亚和青藏高原有矮型的短角型普通牛;有峰牛,来自于三种原牛:来自北非、西亚的瘤牛,印度瘤牛和东南亚瘤牛。这些牛的后裔大多以混血种形态存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牛受西亚瘤牛的影响,胸垂发达,多皱折、体格较大,云南部分高峰牛受印度瘤牛影响,东南地区高峰牛为古代准牛属爪哇牛被东南亚瘤牛吸收杂交的后裔,属矮小型,体躯无脐垂,有胸垂而皱折贫乏,肩峰属头位,耳端较尖而不下垂[1,2]。 中国黄牛分布广泛,根据产地又可以分为北方黄牛、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3大类[3]。血统来源、历史条件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中国黄牛耐粗、抗病、性情温顺及适应性强的生物学特性。川南山地黄牛产于四川南部地区而得名,属于小型役用品种,性格温顺、体质结实。川南山地黄牛增重速度慢、屠宰率、净肉率低,养殖经济效益低,所以一般对其进行杂交改良[4]。但是川南山地黄牛仍然有其自身的优点。本文将从川南山地黄牛的品种特点、数量、遗传特征、繁殖特性、饲养方式以及饲料来源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1,品种特点、数量 川南山地黄牛是产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的一种役用黄牛品种,四川的荥经黄牛、古蔺、叙永、黔江黄牛,属同种异名,合称川南山地黄牛[4,5]。川南山地黄牛产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的古蔺、叙永、黔江等县,其来源和形成历史不清。广泛分布于从川西南到川东南(重庆)的天泉、芦山、宝兴、雅安、珙县、兴文、筠连、屏山、酉阳、彭水、秀山(属重庆)等地山区,共有牛约33万头。川南山地黄牛体型较小、紧凑而结实,头略长,角形多样,以短而圆滑,角尖向外的芋头角为主。颈中等长,垂皮发达;前躯开阔,胸深,肩峰较高,中躯发育良好,背腰较宽。尻部长而狭窄,四肢较长,蹄小而质坚,蹄型端正。皮薄,富弹性。毛色以黄色居多。成年公牛体高115.9厘米,体重323.2-380千克,母牛108.1厘米,重260.0-299千克,阉牛116.0厘米,重321.9 - 379千克。行动轻快,善于山地田间耕作,持久耐劳,每天可犁板田1.5-2.5亩,最大挽力占体重75.5-91.2%。幼牛肥育日增重478克,屠宰率50%,净肉率41%,肉骨比5.7:1,熟肉率61%。初情期1.5岁,犊牛出生重公犊17.25公斤,母犊15.6公斤。川南山地黄牛性情温顺,役力强。一般3-4岁开始使役,最大挽力成年公牛346.6千克,占体重91.2%,母牛226.0千克,占体重75.5%,阉牛301.0公斤,占体重793%。一岁阉牛在以青草为主,适当补饲配合精料的条件下肥育6个月,平均日增重达478克,屠宰率50.9%,净肉率为41.9%[6]。 2,遗传特性、繁殖特性 用Logistic、Gompertz和Brody3种模型拟合川南山地黄牛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大于98%,这表明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本地黄牛的生长发育情况[7]。公牛的日增质量和体尺增长前期比母牛低,在6月龄时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公、母牛体尺体质量的生长强度随年龄而下降家畜在幼年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最强烈,成年后则生长强度趋于稳定,甚至接近零公牛前期的体尺体质量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均低于母牛,这表明在饲养川南山地黄牛公牛时应注意母牛前期(6月龄前)的饲养,这一时期所喂日粮要达到母牛的营养需要,才能获得最大的体尺体质量生长量。而公牛后生长速度大于母牛,所以在后一阶段更应注意公牛的饲养管理,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川南山地黄牛在体尺体质量生长强度方面,不管是公牛还是母牛,出生后体质量的生长强度最大,其次是胸围、体直长,最后是体高。一般认为草食动物在出生前是体高的生长高峰时期,出生后很快开始体长和体积的增长,这与本研究中的结论一致,证明了家畜先长高,再长长,最后加宽这一生长发育的规律[8,9]。 川南山地黄牛,一般3-4岁初配,母牛3-12岁,公牛4-8岁繁殖力最强。母牛一般三年两胎,少数可实现一年一胎,犊牛成活率较高,可达93%。以川南山地黄牛与海福特、西门塔尔牛杂交,其后代在初生重、生长速度、屠宰成绩和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川南山地黄牛,一般3-4岁初配,母牛3-12岁,公牛4-8岁繁殖力最强。母牛一般三年两胎,少数可实现一年一胎,犊牛成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