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患者ê语言权kap医学院医学台语文教育ê必要性.doc

台湾患者ê语言权kap医学院医学台语文教育ê必要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患者ê语言权kap医学院医学台语文教育ê必要性

The Patient Linguistic Right and the Essentiality of Medical Taiwanese Education in Medical Schools 台灣患者ê 語言權kap 醫學院醫學台語文教育ê 必要性 鄭詩宗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摘要 本文以醫院語言場景的實例,來說明由於醫療工作者對台灣本土語言能力不足、語言文化了解不深,因此造成與患者溝通不良甚至產生醫療糾紛。醫學院無開設正式的本土語言課程、醫學界對病痛及醫療所使用的口語沒有系統性的了解及研究、沒有制定標準化的台語醫學術語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台灣醫療體系不重視病人的語言權,不能為單語病人提供語言服務,損害患者知及被告知的權利,阻礙“知情同意權 (informed consents)” 行使。多數醫療人員利用親友或其他工作同仁作為臨時口譯,不但影響專業醫病溝通、造成誤解,而且可能產生“利益衝突”、“侵犯隱私”等等違反醫療倫理的情況。 本文接續探討醫學院及教學醫院的語言使用狀況,並調查各醫學系的語言課程。發現本土語言教育完全被忽略,全國只有高醫醫學系有提供醫學台語的選修課程。最後提出三項呼籲:(1)在各醫學院開設必修的普通台語文及醫學台語文課程、(2)對醫療及病痛所用的台語口語作系統性的研究、(3)制定標準化的台語醫學術語詞庫。 關鍵語:語言權、醫學台語文教育、醫病溝通、醫學院 踏話頭 醫療的過程從講話開始(譬如:“¥-bah-sáng,你叨位無爽快?”),以講話結束(譬如:“轉去厝裡愛好好á 食藥!”)。要怎麼講精密正確,合輩分及時機並有禮數的語言是成功溝通、建立醫病關係的第一要緊事。根據衛生署委託中華民國神經學學會的統計,在20-30%的醫療糾紛案件中患者無任何傷害1,可能是因為醫師及患者溝通不良所產生(沈柏青,personal communication)。目前醫學院的教育普遍欠缺培養人文素養、社會關懷、文化認知以及醫病關係技巧的課程2 。醫學生及少年醫師本土語言(Holo、客家、原住民南島語)能力的墜落,敗害醫師及患者的溝通。 下面3 項狀況使問題更加嚴重:(1)醫學院無開設正式的本土語言課程。醫生在醫學教育中,無受著適當的語言教育,後來開始接觸患者的時候,語言能力無夠額,造成溝通的困難。(2)醫學界對病痛及醫療所使用的口語無系統性的了解及研究。醫師對患者所表達的病痛症狀,無充分的理解,有時會耽誤治療復健的過程。(3)無制定標準化的台語醫學術語。醫生要對患者解說病情或者是傳報衛生知識的時候,無標準化的醫療術語可使用,常常一個醫生講一款,讓患者聽了 “霧-sà-sà”。另外也是這個緣故,醫師與醫師中間在討論患者的病情,報告醫療新知識的時候,不得不摻伴外來語(英語,日語,或華語),無法使用台語做為台灣醫學界專業溝通的語言。 病院內台語使用的現場實況 實況一: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在醫院實習,很仔細地看完病歷後,發現病患心臟不好、心電圖有問題,肝功能指數GOT、GPT偏高,就很好心的跑去病床邊跟這位老先生說:「¥-jí-sáng,你心肝無好啦!」¥-jí-sáng氣的要命,說:「你這個醫生!我也無按怎對你bái,你為什麼beh 講說我心肝無好?」 評論:該醫學生以為心臟、肝臟功能都不好可以用“心肝不好”來表達。不知“心肝”一詞在台語中是指心地、心性的意思。 顯示該生對常用的比喻性的台語語詞相當生疏,在瞭解患者病況、對病人解釋病情時,會有阻礙。 實況二:一個實習醫師在醫院,很仔細地看完病歷後,診斷患者有胰臟發炎,於是去病床邊跟老太太說:「¥-bá-sáng,你ê “姨丈”發炎!」。 老太太不解的說:「阮阿母是孤子neh,我 to 無阿姨,beh安怎有姨丈!」 評論: “胰臟”這個器官台語稱為“腰尺(io-chhioh)”,取意於胰臟水平橫置於腰約一臺尺(30 cm)。像該醫師不知胰臟之台語名,是目前年輕醫師普遍現像。他們對於“胎盤”、“羊膜”、“脂肪組織”、“腎上腺”等等多數的器官之台語名皆不熟悉,更不用說各疾病、症狀的台語名了。醫學院教育中沒有教授醫用台語課程,造成醫師與台語患者之間,對症狀病程的了解溝通會有負面的影響。 實況三:有一個醫學中心的小兒科主治醫師,跟父母解釋他的小孩有遺傳性疾病,他的說法是:基因不好,種不好。後來患者指控該醫師出言不當,甚至語意辱及祖宗,要告那位醫師請求賠償,還是院長當面向患者道歉才解決。 評論: 對一個台灣人來講,「種不好」是很大的污衊,等於是把他們全家祖宗八代都罵進去了,說他們都是壞種的意思。照理說遺傳當然是「種」沒有錯啊!「種」就是爸爸媽媽遺傳給兒子女兒。但是問題是,跟語言文化結合了以後,這樣的話語就帶有污衊的味道。該醫師因為沒有注意或瞭解到語詞背後的文化人類學意涵,造成患者家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