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十大警讯.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智症十大警讯

文字取材: 黃曼瑩 台北榮民總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說,失智老人除了容易出現妄想、幻覺外,有時還會重複問相同的問題、錢財管理出錯、烹調能力下降、時常打錯電話,或者判斷力和工作能力逐漸減退等,家人以為這些是老化現象,其實這些都是常見的失智症前兆。 失智症不只是記憶退化,最重要的問題是「失能」,老化常見的退化是「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情」的能力會衰退,但藉著經驗還可以補救。 ? 台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冠宏說,失智症愈早期發現,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和認知功能治療,並持續追蹤,有助延緩或改善患者的症狀,如何及早發現失智,家人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一、不是突發狀況,蛛絲馬跡平常要注意! ? 不少失智症患者的家屬都會驚訝家人怎麼會「突然」失智,其實是家人忽略了許多蛛絲馬跡,王培寧醫師說,當長輩記憶變差,甚至無法描述事情、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話、想要做的事時,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的前兆,家人或朋友可以多留意周遭的親友長輩是否出現了下列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或工作。 2、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出現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 4、失去時間感及方向感。 5、抽象性的思考有困難,出現妄想、幻覺。 6、語言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錯放熟悉物品,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能力變差或減弱。 9、失去原動力,變得被動。 10、不明原因的情緒化和個性的改變。 失智老人除了容易出現妄想、幻覺外,有時還會重複問相同的問題、錢財管理出錯、烹調能力下降、時常打錯電話,或者判斷力和工作能力逐漸減退等前兆。 王培寧醫師說,失智症不只是記憶退化,最重要的問題是「失能」,老化常見的退化是「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情」的能力會衰退,但藉著經驗還可以補救。而失智症患者不只無法同時處理兩件事情,連原本很熟悉、容易做到的事都很難完成,遇到一點小問題就不知道如何反應,甚至會惱羞成怒。 二、及早檢查及早就醫,有助延緩或改善失智症狀! ? 根據衛福部2011~2013年委託計畫「民國100年至101年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台灣失智症盛行率,65歲以上老人輕度以上(CDR≧1)失智症盛行率為4.97%,65歲以上老人每20人中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推估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失智症者共近13萬人。 所以發現家中老人健忘次數增加時,一定要提高警覺。研究證實,愈早期失智症的治療,正確的使用藥物及認知功能訓練,可以延緩記憶認知功能的惡化,以及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家人也可以及早做好準備,才不會措手不及。 三、用腦部健康檢查,技巧性瓦解老人心防! ? 當老人自認沒有記憶問題,拒絕檢查時,林冠宏醫師建議用「難得可以腦部檢查,這檢查很貴」利用老人家喜歡「搶好康」的心理,瓦解老人心防接受檢查,才有持續追蹤的機會。 林冠宏醫師說,失智症狀很多元,有些患者因為不想被人發現失智,刻意隱藏症狀、有時家人亦不諒解父母的脾氣改變,等到狀況更嚴重時,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失智症,但往往都已經變成中重度失智了,才後悔沒有及早發現。所以當家中長輩的記憶或行為有所變化時,,要及時帶到醫院檢查。 四、失智症的就醫小撇步! ? 1、就診科別:各醫療院所(腦)神經內科或身心(精神)科,有些醫院亦設有專為失智症診斷及治療的的「記憶門診」。 ? 2、就診準備:目前服用藥物清單、過去病史與記憶減退,或是行為改變的徵兆的頻率及變化!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