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名曲欣赏与音乐赏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曲欣赏与音乐赏识

名曲欣赏与音乐赏识 学院: 姓名: 学号: 2012-6-11 第一题: 名词解释。艺术歌曲、歌剧、长阳南曲、京韵大鼓。 答: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艺术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曲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代表作曲家是舒柏特,此外,舒曼、勃拉姆斯、迪帕克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等人也作有不少艺术歌曲中国作曲家也写有大量的艺术歌曲,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都是优秀的艺术歌曲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综合诗歌、舞蹈等艺术的戏剧。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长阳南曲原名南曲,又名丝弦,1962年被定名为长阳南曲。长阳深山藏宝,素被称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山歌、南曲、跳丧舞)之一。它以流丽婉转、抒情荡气和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及鲜明的地方风格,在中国曲坛享有盛誉,被誉为“郁香的山花”是湖北古老的地方曲种,词曲丰富,优美动听。唱腔分“南曲”与“北调”两类。主要流传于湖北宜昌、长阳、五峰一带,其中尤以长阳县的资丘流行最盛。以长阳资丘为中心,北至乐园,西至枝柘坪、傅家堰,南至五峰,东至都镇湾,是南曲集中传唱区,素称“南曲之乡”。逢年过节、娶媳嫁女、诞子祝寿,以及劳动之余, 冬夏之夕,人们相邀聚会,你弹我唱,拍板帮腔,自演自乐,世代相传。南曲的演唱几乎全部口传心记,间或有手抄唱词及工尺谱本留传民间。南曲无专业艺人,演唱南曲的有农民、手工艺人,也有商人、医生、 教师和算命卜者巫师等,或独唱独乐,或群邀共欢,所谓“闲时简板邀明月,醉后渔翁唱夕阳”,真正是大众化民族化的群众文艺。南曲有三个特点:唱词文雅,曲调优美,自弹自唱。主奏乐器是小三弦,云板击节 ,适当配以二胡、四胡、扬琴、月琴之类,无动作表演,极少道白。南曲艺人向被视为“高人雅士”。民间流传“南曲三不唱:夜不静不唱,有风声不唱,丧事不唱”。南曲唱词常采用主体抒情式,也多有铺叙人物故事的描述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广东音乐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而我们现在所讲的广东音乐则专指丝竹音乐(小曲以其轻、柔、华、细、浓的风格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特色备受广泛的喜爱和欢迎,遍及中国大江南北,流行世界各地。江、浙、长江三角洲兴起于上海。因上海简称沪,故名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是老上海人休闲娱乐的第一选择中国第二大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广大江南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