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在七彩的光与热里.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勒比,在七彩的光与热里.doc

加勒比,在七彩的光与热里   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下“巴黎的一切都不足以让他用故乡加勒比四月的一瞬间来抵换”时,他不过是借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之口说出了自己在欧洲游历时对故乡的思念。在《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小说里,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仅穷尽了爱情的所有可能,也把加勒比地区的世俗风貌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这片在21世纪似乎已远离世界中心的海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 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的加冕市场内即兴舞动的“雷鬼”舞者   马尔克斯的思乡之情在任何一个加勒比人看来都不足为奇,因为“加勒比地区是一个同别处截然不同的世界”。深达7680米的开曼海沟横亘在开曼群岛和牙买加岛之间,世界第二大的堡礁群环绕着加勒比海西岸,那里布满了健康、活跃又规模庞大的珊瑚礁,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伯利兹大蓝洞镶嵌其中,这一切使加勒比地区成为潜水爱好者的胜地。不过,对于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说这些并不重要,加勒比的光与热才是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原因。 西印度群岛   从气候上看,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加勒比海常年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季风来自亚速尔群岛海域,离开伊比利亚半岛,经由百慕大群岛海域转向南,在阳光的不断照射下,保持着温暖,而洋流也得益于这些季风。正是这些季风和洋流,帮助哥伦布在1492年到达了这里。   最初是为了黄金和香料。怀揣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国书的哥伦布以为抵达了印度,实际却是今天的巴哈马群岛。在他开辟新航路的四次航行中,古巴岛、海地岛、多米尼加岛、安提瓜岛、维尔京群岛、波多黎各岛、特立尼达岛以及牙买加岛被一一“发现”。伟大又固执的哥伦布给新大陆的版图留下了一个“西印度群岛”的名字,后人用它来统称巴哈马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 古巴首都哈瓦那街头艺人。他们穿戴讲究,举止有范儿,醉心于旋律之中   今天这里是拉丁美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然而在500年前土著居民却遭到了殖民者的大肆屠杀。之后的两个世纪里,迅速膨胀的殖民地经济催生了奴隶贸易,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大量涌入,加勒比成为美洲最大的奴隶贸易市场。19世纪在英、法、荷三国领地上废除奴隶制之后,亚洲契约工又被引进从事种植园劳动,特别是从印度北部。于是,一个种族、肤色、文化、信仰都空前复杂的社会开始形成:欧洲白人、黑人奴隶、土生白人、黑白混血、印欧混血,操着土著语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克里奥尔语(混合语),信仰着天主教、基督教、伏都教、印度教,共同生活在一片阳光下,加勒比从一抹深邃的蓝变成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谈及加勒比的种族复杂性时说:“加勒比的历史充满了魔幻色彩,这种魔幻色彩是黑奴从他们的非洲老家带来的,也是瑞典、荷兰以及英国的海盗们带来的。加勒比地区集中了各色人等,相互之间有很大差异,这在世界上别的地方是见不到的。我熟悉它的每一个岛屿:那儿有肤色像蜂蜜那样金黄、眼睛碧绿、扎黄色头巾的黑白混血女人;有混杂了印第安人血统的洗衣妇和卖护身符的华人;有从他们所经营的象牙商店里出来到马路当中拉屎的、皮肤发绿的印度人;还有尘土飞扬、酷热难当的小镇,那儿一边是不堪风暴侵袭的小屋,一边矗立着装有防晒玻璃的摩天大楼;那里还有七种色彩的大海……它不仅是一个教会我写作的世界,也是唯一不让我感到自己是异乡人的地方。” 热带风情与黑非洲文化的交融   蓝与黄创造了绿,红与蓝创造了紫。冲突与变异让艺术释放出巨大能量。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用汽油桶发明了钢鼓,牙买加人在美国节奏蓝调和牙买加民俗音乐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雷鬼;古巴人对世界的贡献除了上等雪茄和朗姆酒,还有颂、曼波、伦巴以及萨尔萨。今天人们笼统称为拉丁音乐的东西,基本从这几种形式发展而来。风靡世界的萨尔萨,其音乐结合了非洲打击乐以及古巴东部圣地亚哥的西班牙农村山歌,其舞蹈则是非洲伦巴与来自英国和法国的乡村舞蹈结合的产物。双人舞蹈还可看出欧洲对舞的痕迹,独舞的部分则彻底转变成一种非洲语言的倾诉。舞者弯腰弓背,不停甩动躯干和四肢,仿佛戴着脚镣的奴隶在一天的劳累之后放松自己的身体。突然,节奏一变,沙铃(maracas)、刮萌(güiro)和崩歌鼓(bongos)的重音重新组合,舞者仿佛又回到了殖民时代劳作的船上,高举锤子一下下奋力敲击在钉子上。他时不时发出一声呼号,就像一位遥远的同乡穿过时间隧道传来的一声叹息。 哈瓦那郊区的群孩子们相约踢场快乐足球   将生机勃勃的热带风情与神秘原始的黑非洲文化糅合得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遍布加勒比各国的狂欢节。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自己的多部作品中探究加勒比的狂欢文化,从《百年孤独》中“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到《巨翅老人》中花5分钱观看天使的长长队伍,那些狂欢节上司空见惯的,让马尔克斯小时候惊异不已的灵丹妙药、解药和千奇百怪的戏法后来都成为他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