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营房西金矿成矿条件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平市营房西金矿成矿条件分析.doc

原平市营房西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摘 要 原平市营房西金矿(化)体赋存于五台群柏枝岩组地层中吕梁期北东东向区域性韧性剪切带之南部强烈变形带中。晚太古代五台运动使五台群柏枝岩组发生变质变形作用,此时Au成矿元素发生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五台群柏枝岩组在吕梁运动时期进一步受到强烈改造,发生韧性剪切作用,并伴随强裂的热液活动,Au元素进一步富集,形成金矿化和金矿体。   关键词 金矿 成矿条件 韧性剪切带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1地理位置   营房西金矿区位于山西省原平市东南105?胺较蛑本嘣?6km处,行政区划属原平市东社镇及子干乡管辖。矿区西距原平市区约18km,北同蒲铁矿、京原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原(平)―五(台)公路途经原平市区;矿区北距原(平)―五(台)公路约1km,其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2该区矿产调查工作历史   该区有多家地质队进行过地质矿产调查。   (1)六十年代山西地勘局211地质队曾进行过铜矿普查。   (2)七十年代山西地勘局物探队进行了1/5万化探工作。   (3)八十年代山西地勘局物探队进行了1:20万化探扫面,嗣后211地质队进行过异常查证工作。   (4)1990年,山西地勘局213地质队开始对狐狸山金矿先期进行普查,后期转入详查,1993年提交《原平市狐狸山金矿地质详查报告》。   (5)1991-1993年,山西地勘局211地质队区调分队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有地质图说明书和矿产调查报告。   (6)1998年,由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第十一支队和原平市金矿共同提交了《山西省原平市狐狸山金矿矿山地质报告》,使原213队提交储量D级部分升级,并新增了C级储量。累计探明金矿(C+D)级储量1386.38Kg。   3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吕梁―太行断块(Ⅲ)五台块隆(Ⅳ)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Ⅴ)区西缘。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较为频繁,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地层展布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五台群石咀亚群柏枝岩组,下元古界滹沱群南台亚群木山岭组。金矿化蚀变带赋存柏枝岩组,产于韧性剪切带中。   3.1地层   区域地层以下元古界滹沱群为主,其次是上太古界五台群,新生界第四系广泛分布在山坡及沟谷等地。上太古界五台群为一套经受低―中级区域变质作用的火山岩类和泥砂质岩类,下元古界滹沱群是一套以碎屑沉积岩为主的低级变质岩系。上太古界五台群与上覆下元古界滹沱群呈不整合接触。两者岩层受后期构造控制,总体呈北东――南西展布。据区域出露地层层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3.1.1上太古界五台群石咀亚群柏枝岩组(W1b)   本组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主要分布在西山坡―峪里、营房一带,普查区以及西部零星出露。与上覆滹沱群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绿泥钠长片岩、钠长绿泥片岩夹绢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原岩为一套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厚度200―875米。   3.1.2下元古界滹沱群南台亚群四集庄组(H1s)   该组自下而分为三个段:   一段主要分布于区域北部野场―石地坪等地,岩性均为变质砾岩,总体呈西厚东薄,局部地段因二段的超覆而缺失。砾岩之砾石成份主要为石英岩、脉石英,少量磁铁石英岩、花岗岩、绢云石英片岩等,胶结物一般为泥砂质。   二段在本区内零星分布,多整合沉积于一段变质砾岩之上,局部直接超覆于柏枝岩组之上。以含砾长石石英岩、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薄层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及变质砾岩透镜体。   三段主要分布于老师山、笔架山等地,出露面积较小,分布不连续。下部为变质长石石英岩夹千枚岩,上部为变质长石石英粉砂岩夹千枚岩。   3.1.3滹沱群南台亚群寿阳山组(H1sy)   该组主要分布于区域北东部、南东部,即东岔以东老师村以北和笔架山以东,可分为上下二段。   下部一段为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极少量变质砾岩透镜体,发育单向斜层理及直线状不对称波痕。上部二段为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绢云千枚岩。该组仅在西山底、东山底及白龙王山附近出露齐全,表现为由西向东厚度增大的趋势,千枚岩亦显增多趋势。   3.1.4滹沱群南台亚群木山岭组(H1m)   该组在区内仅见于神岗头等地。以千枚岩与变质钙质砂岩互层为主,夹少量白云石英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顶部夹透镜状含砂结晶白云岩薄层。该组变质钙质砂岩向东部阳白村幅多变为砂质结晶白云岩,且千枚岩相应减少。   寿阳山组与木山岭组自下而上亦构成了一个明显的沉积旋回,从沉积物特征看较四集庄组在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上都要高,反映了当时陆壳稳定沉降,剥蚀区距离较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