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怀古》信息化学教设计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教材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 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年级 高二 学期 下学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学依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情境性、社会性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从感受诗词入手,主动从直观可感的壮丽山河走入词中,再通过拓展迁移环节,将学生从词中带回生活,完成对生活的思考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
学
目
标 1、知识能力目标:?感受《赤壁怀古》的豪放风格,苏轼的旷达人生观?。
2、过程方法:?
?A、通过从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B、了解诗人于诗歌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的胸怀和洒酒江月的豪举体现出作者旷达的心态。
3、情感与价值观:A、体会诗人壮志难酬的胸怀和洒酒江月的旷达人生观。
B、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赤壁风景图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对赤壁风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埋下伏笔。
三、诵读感悟
(1) 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要求:全神贯注,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
(2)指导朗读。?
节奏: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3)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4)说说你对这首的感受。(初步体验豪放风格。)
(5)教师小结。
1、阅读资料,观看视频。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设计意图】听读、练读、感受诗歌音韵节奏之美,解决本课重点目标一。
【媒体资源】利用校园资源音乐库功能,自选音乐配乐朗读,实现助学助教功能 四、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字 词
特 点
角 度
修 辞
基 调
乱
险怪
形
夸张
豪 迈 奔 放
穿
高峭
惊
汹涌
声
比拟
拍
水石相击
卷
狂澜奔腾
色
比喻
雪
水色纯白
“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学生有感情朗读上片,找出描绘赤壁雄奇景象的句子。并把握诗歌意境。
【设计意图】由小组讨论完成诗歌大意的解读,教师点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媒体资源】图片、音频等直观可感的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解读诗意,理解作者情感寄托,解决重点目标二。
2 、赏析下阕
项目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意境
周瑜
24 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感奋
向往古代英雄
苏轼
47 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成
感伤
感慨壮志难酬
(3)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明确:?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提问五:
五、合作探究与拓展
【演练一】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
你对以上二种看法有何见解?无论赞成哪种看法或有第三种观点都请陈述理由。 1)任选一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