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萧红与东北作家群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作家群 萧军(1907-1988) 端木蕻良(1912-1996)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北平、上海 等地的一些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 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怀着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以粗犷的风格表现出眷恋乡土的爱 国主义情绪。这批作家一般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乃莹,笔名另有悄吟,黑龙江省 呼兰县人。 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 哈尔滨读中学,接触新文学作品,受此 影响,1930年离家出走,以反抗包办婚 姻。 1932年结识萧军,同时开始创作生涯。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赴香港。 1934年到上海,结识鲁迅。 萧红与萧军 两人合著的短篇小说集《跋涉》 萧红、萧军在东北的生活异常困难,靠做家庭教师和朋友接济 勉强度日。两人与当地的一些文学青年如罗烽、白朗、舒群、 金剑啸来往逐渐密切,萧红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活动。1933年, 二萧以三郎、悄吟的笔名出版了他们合著的《跋涉》。 萧红登上文坛,得力于鲁迅的提携。她的成名作《生死场》, 与萧军《八月的乡村》、叶紫《丰收》作为奴隶丛书出版, 二萧造成的轰动,也引起了文坛对“东北作家群”的关注。 《生死场》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 农村生活图景,由于作品后几章从侧面 叙述了革命军的抗日活动,具有鲜明的 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因而受到左翼文 坛的高度肯定。不过,阶级性、民族性 等因素的考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 《生死场》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超越时 代的对人的精神状态与生命意志的关注。 在这个东北村镇中,“蛙鸣振碎人人的寂寞;蚊虫骚扰着不能停 息”,人们在与自然的威力及田主的压榨的对抗中轮回,只是“忙 着生,忙着死”,食色这两种基本的人生欲望填满了生活的全部。 赵三、王婆,金枝、成业等村人,千百年如一日地生活,日常几 乎没有一点如意的地方,而又看不到希望, 所以脾气暴躁,举止粗野。虽然这股怨气 孕育着反抗的契机,但历史与现实那双重 的束缚和压迫所造成人们的愚昧、保守、 冷漠、自私,使得他们又无从反抗——可 以这样说,心灵的荒凉造成他们从来没有 思考出路的思想资源,而精神的麻木又让 他们丧失寻找出路的持续动力。这片黑土 地上的生活沉闷如此,社会停滞如斯,改 变的契机到底在哪?人类生息的秘密或许 也正在于此,那就是可以并无目的,但永 不停息地反抗现实。 在萧红笔下,这些苦难的人们在愚昧、冷漠的另一面,还表现 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王婆几度改嫁,是一个受尽磨难的女人, 然而反抗的意志从未灭绝:当加租的消息传来,她坚定地支持 丈夫参加“镰刀会”;侵略者占据家乡的时候,她又义无反顾地 鼓励女儿参加义勇军。甚至那个窝囊的二里半,最后也抛下相 依为命的老羊,走上了前方。对这些人来说,反抗侵略者,出 自朴素的爱国感情,更出自简单的生活欲望,而正是后者显示 了东北人民生命意志的强悍。 鲁迅在称赞《生死场》表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力透纸背” 的生命的强力的同时,也指出它“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的特点,而且“女 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1] [1] 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8页。 1936年,二萧感情出现裂痕,并在1938年最终分手。改年 被认为是萧红创作前后期的分界点。 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 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 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 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 了。 萧红、萧军与许广平、周海婴在鲁迅墓 1938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 1940年初,他们共赴香港。这年年底,萧 红完成了《呼兰河传》。她本来身体虚弱, 寂寞更加深了肺结核病,最终于1942年1月 22日逝于香港。 萧红逝世前,略有精神时,曾在纸上 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 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 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呼兰河传》展现了北方小城单调的美丽,北 方人民的淳朴善良,整体上是以感伤的抒情风 致取胜,所以茅盾将之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 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在萧红的 笔下,风景也就是风情,所以呼兰河的四时风物, 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水乳交融地交织在 一起,获得了生命的活力。跳大神、唱秧歌、放 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的庙会,这些地方风 俗在小说中得到了详尽的描述 。 [1] 茅盾:《〈呼兰河传〉序》,萧红:《呼兰河传》,上海寰星书店1947年版。 《呼兰河传》以极为细腻的笔调书写作者记忆中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