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萧乾课品

萧乾,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作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活跃在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然而,他的生活道路是曲折艰难的,可他的感情却是真挚而丰富的,就连他的婚姻和爱情也充满了传奇、浪漫的色彩………… 一枚胸针定了情  萧乾是在1954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文洁若结婚的。在前一天,萧乾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还雇了辆三轮车,将文洁若的行李拉到他们的那间新房。第二天他们出席了五一庆祝游行,回到家就算结婚了。从此这对忘年夫妻携手走过了45年的历程。 萧乾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蒙古族家庭,1935年燕京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任职。从1939年到英国讲学和读研究生期间曾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深入“二战”战地采访。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和香港《大公报》任职,1949年参加香港《大公报》起义后,回到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文洁若也是北京人,生于1927年,比萧乾小17岁。在学生时代,她就读过萧乾的小说《梦之谷》,以及萧乾在“二战”期间采访西欧战场的报道。1950年文洁若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助理编辑,正好和萧乾在同一个编辑室工作。 在译文的翻译和校对中,萧乾给予文洁若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编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他的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以及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都激起了文洁若对他的景仰与爱慕。此后这两个忘年之交就显得格外近乎。有一次他们闲聊时,萧乾无意间说出自己的乳名叫“乐子”,文洁若听了笑弯了腰。萧乾莫名其妙,就问她笑什么,文洁若告诉他,她的乳名与他的相似,叫“雪子”。萧乾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他说:“怎么这么巧呢?莫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第二天萧乾就到东安市场给文洁若买了枚镶嵌着爱神的玛瑙胸针。这枚胸针就成了他们的定情之物。   可是,他们的恋爱关系被人们知晓之后,人们的议论和善意劝告,也曾让文洁若产生过犹豫。有人说,萧乾离过三次婚,感情不专一;有人说,你们的年龄相差太大,不合适。对于初涉爱河的文洁若来说,这些劝告不能不在她的心海里激起波澜,但她又从和萧乾的接触中,感受到他的诚恳和坦率。萧乾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婚姻状况,他告诉文洁若,他曾经遗弃过一个女人,也被两个女人遗弃过,而且前妻还给他留下个六岁的儿子。  事后,萧乾邀请文洁若到北海划船。文洁若来到北海边见到萧乾身边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心想一定是他的儿子了。萧乾向她介绍了自己的儿子之后,问她说:“我带他来,你不介意吧?”文洁若毫不迟疑地说:“你喜欢的,我就喜欢。”   他们结婚后的一天晚上,萧乾和文洁若到剧场,观看反映四川铁路建设的话剧《四十年的愿望》。剧中有句体现话剧主题的一句台词是:“我们40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萧乾深受感动,他握住文洁若的手,轻轻地说:“我的40年的愿望也实现了——我找到家啦!”的确,40年来他颠沛流离,三度结婚,却没有一个稳定的家,而如今他找到了心爱的文洁若,终于感到自己此时才算有了可以依靠的家了!   这对忘年夫妻,风雨同舟,历经劫难,却一直相濡以沫,携手并肩。1999年2月4日萧乾撒手人寰,留下文洁若继续在翻译园地里辛勤耕耘。 萧乾就是我的宗教 记者:萧乾年长您17岁,当时在政治上又“名声不好”,还带着个与前妻生的孩子,您怎么爱上他的?最爱他什么? 文洁若:1950年我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考入了三联书店当校对,几个月后调到刚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萧乾也调了进去,虽然我在高中时就被他的小说《梦之谷》深深打动,但从未想过能与他有一天会走在一起。本来在英国教书的他执意回国报效,却并未被当时的文化界所接受,还不小心撰文得罪了人,所以论名,他当时只是臭名,论利,他更是身无长物,在生活上他又曾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当时许多人都劝我不要同他结合,最终我还是决定嫁给他。一天他请我去看一出以成渝铁路竣工为题的话剧,剧中人在台上说“我们四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时,他捏了一下我的手,小声对我说“我四十年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我找到家啦!”我最爱他风趣幽默。 1954年春天,萧乾骑着他1946年从英国运回来的那辆自行车,又雇了辆三轮车,把我的衣服和书带到了他的家就算结婚了,连同院的人都没通知,萧乾老友严文井送来的一盆月季花成了新房惟一的装饰。 萧乾与文洁若 * 本模板来源于网络,由17PPT模板网整理发布,免费分享给大家使用。 17PPT模板网是国内最专业的PPT模板分享网站,所有模板均经严格测试,保证100%下载,100%精彩! 更多精彩PPT模板,敬请访问 使用时删除此备注即可。 配色方案修改: 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 LOGO的添加: Logo添加修改在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