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楷书课品

楷書 楷书名称的来源 楷书的起源 楷书最早的作品 楷书字体的类别 楷书的特点 楷书源流演变 楷书名称的来源 书法史有个现象,即:“书无定名”,先有书体,后人命名。如篆书出现于周秦,命名在东汉;分书流行于东汉,魏晋时有名;楷书、隶书命名和使用更是复杂和混乱,这说明书体命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楷书的起源 楷书从章草之说 楷书从行书之说 楷书从草隶或古隶母体之说 楷从隶出说 楷书最早的作品 《葛府君碑》,《谷朗碑》(是由隶向楷过渡的书体,已经具有一定的楷书体势了。) 2.三国吴名将朱然墓出土的名刺 3.三国吴索紞书《太上玄元道德经卷》 楷书的分类 大楷:一般指直径约在数寸以下,拳头大小的字。 中楷:即常说的“寸楷”,即直径约1寸以上的楷书。 指的是直径两三厘米以下见方的小字。历代书法大家没有几个不善于写小楷的,而且他们都有传世的小楷作品。 楷书的基本特征 整体形态简洁、方正;框架结构开放;笔画简约、棱角分明,不似行、草书勾连缠绕,清楚明确;运笔丰富,笔力遒劲,是比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笔画更多的书体。 楷书的源流演变 一:楷书的萌生期 中国文字在汉代前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结果是由繁向简的转化。结构从难变易,笔画由繁到少。自西汉文、景帝提倡书法来,到东汉桓、灵帝时,中国书法一度出现了繁荣局面,书风日盛。到东汉末年,楷书已初见雏形。 三国魏时,钟繇在促进由隶入楷的实践中,为后人开辟了一个新面貌。 钟繇的书法真迹早已失传,宋以来的法帖《宣示表》《贺捷表》都是出自后人的摹本。 钟繇著名的《宣示表》,作于其71岁时。它在运笔方面还有较浓的古隶书的意味。有人称之为“隶楷”。 钟繇《宣示表》 尽管楷书在汉魏之际已形成,但整个魏晋时代,使用楷书的人一直相当少。当时一般人仍使用新隶体,或介于新隶体和早期行书间的字体。钟繇虽能写楷书,今天我们却很少看到这类楷书,或许就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楷书不是特别流行。 晋代书法 晋代书法史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楷书流行的时期。钟繇的书风自魏到晋风行一时,在书坛上占统治地位。 东晋王羲之上承汉魏时期书法传统,融会当时各派长处,成为创新书体的领军人物。被后世称为“书圣”。他的书法成就在于他的行书,其楷书不如钟繇,也未见王羲之的大字楷书传世。留下来的主要是小楷。如著名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 《黄庭经》历来被奉为小楷上品,学小楷必临此贴。传王羲之喜爱鹅,王羲之书《黄庭经》与山阴到时换鹅,成为艺林佳话,遂又称《换鹅经》。 曹娥碑 乐毅论 南北朝的楷书 南北朝这一时期的书法遗存多为碑刻、摩崖石刻、墓志、造像记、写经等,其中墓志占大多数。如果没有这种碑刻,恐怕现在我们很难再看到什么书法作品了。 南北朝时期楷书的特点 这一时期书法的典型风格表现为字体字体介乎隶楷之间而又非隶非楷,总体上属于楷书。人们一般常用“方”和“密”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楷书。 南北朝的作品 南朝现已出土的碑刻、摩崖、墓志,有《刘怀民墓志》、《明昙憘墓志》、《刘岱墓志》、《萧敷、王氏墓志》等,多为楷书。 《刘怀民墓志》刻于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出土于山东益都。此志与《爨龙颜碑》、《嵩高灵庙碑》两碑书风相似,笔法凝重圆润,书体介于隶楷之间,是难得的精品。 北朝的作品:著名书家和楷书的代表作品有:寇谦之《嵩高灵庙碑》、萧显庆《孙秋生造像》、王远《石门铭》、郑道昭《云峰山四十二种》、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嵩高灵庙碑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上刻《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书体雄浑,以隶为主,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 隋代楷书 隋朝的楷书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笔法逐渐精整规范,南北朝碑刻“杂乱”现象有所改变。虽然在书法史上堪称绝佳的作品很少,但是这个时期著名的楷书如《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铭》、智永《真草千字文》等,运笔平正舒畅,结构严谨安雅,已经具备唐楷的雏形,开了唐楷规范严谨的先河。 龙藏寺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 楷书的成熟期 一、唐、五代的楷书 如果说晋代达到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那么唐代就是第二个高峰。唐代也是中国书法史完备至极的时代,各种书体兼备。与唐诗一样,唐楷艺术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这一时代的代表性书体。 在楷书风格发展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代表书家方面: 1.初唐为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 2.中唐为徐浩、颜真卿。 3.晚唐为柳公权、裴休。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在中国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唐楷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初唐书家 一般认为,初唐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书家,其实真正代表初唐楷书水平的名家应该是前三者。 欧阳询 “欧体”,是唐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