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4秋年八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题 试 题 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匀称(chèn) 追溯 微不足道(道理) B.归咎(jìu) 蹒跚 无动于衷(内心) C.绮丽(qǐ) 藩篱 销声匿迹(隐藏) D.褶皱(zhě) 唏吁 惟妙惟肖(相似) 2.按原文默写古诗(4分) (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归园田居(其三)》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芳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这个句子表述准确,没有语病。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 C.“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句子画线词语都是连词。 D.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4.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 柯察金。 B.《昆虫记》----法布尔---一部“昆虫的史诗”。 C.《春望》---杜甫---五言绝句 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5.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6.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一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节选自《骆驼祥子》 ) 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请用简要语言回答。 7.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请结合你对有关“长城”的了解,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5分) (1)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建筑”:巧夺天工 “ ”: “ ”: (2)《巧夺天工》中,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赛。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正文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看长城全貌。”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3分)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