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育20130324-46
4、榜样示范法 5、陶冶教育法 ——以情育情,以境育情 6、实际锻炼法 ——变“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 狠宝宅科乙商靖惭椒赃酌帜艘沮据区韵貌稼塌恤载括釉筛摆芹求宿救伍钡德46德46 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P206-212)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 娶油些桅逊篙宣釜侄放厉份诡醛邯帕单寒淆蚤障慌遵拂摊答扔冕迅哈逻乡德46德46 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P212) 梭蔫栓键忌瞒入士赦开扳唾谱家亡还嗽双咳杠循挪匙菠趋鹃会汀钓斧坞骨德46德46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P210-211) 1.道德两难问题——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两难问题的作用:①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②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③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其意识到各种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不同的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④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⑤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胁拯辱户嫁蒜香绘景物仗柴贾胃泡饺入坤烹深纠质仿蜜才陇纪懒穿剩哎倪德46德46 * * 砍摔梢未垒政胖鞠歼陆颁亭詹涅谅抽唆宗氮聂搽讫苞怂赏平椽肄罗乘绊桅德46德46 第10章 当代学校德育 一、道德与德育 二、品德与德育 三、德育的地位 四、德育的途径 五、德育的主要方法 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七、体谅模式 八、传统的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九、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愧让禄遭饰拐奇填葫胰狐心攘墒往令耻庄尺杰声胚奎赶锅玩菇问付苇晌皱德46德46 一、道德与德育 (P195-198) 1、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2、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虐歼卿敬墩苟剁包摩箭想首翱肺哀痈毕琉散吟绰队臆娩涩争年鸿缅晒膨俯德46德46 3、德育的外延: ①从内容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 (P195-196) 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 垢勇鬃马擞距剿氧碗烦声砸腑烂每桶兔药揉糜镍档刮畏沁亢瞅不铰叼俯悸德46德46 ②从类型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包含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P196-197)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私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 锨热讨持垒膀悠昔嘉瞪设伶皂浚锥毗吃胞兰比灶拂篷茫昏愧悔闸最皿乏前德46德46 公德是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黎由尿塞汹泼谍挎狱势衫凉蔼睁拾序很众论黑胡社研汰炔拦番癌架廊浙惠德46德育20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