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南苏丹海外传承油石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守南苏丹海外传承油石魂

坚守南苏丹 海外传承石油魂 尼罗河公司南苏丹3/7区项目采油厂厂长 王 杰 我叫王杰,是尼罗河公司南苏丹3/7区项目采油厂厂长,今年53岁,已在海外工作了近16年。我们尼罗河公司人均海外工龄8.6年,海外工龄10年以上的员工接近职工总数的一半。 苏丹项目是中国石油实施“走出去”战略早期的三大项目之一,目前仍是海外油气业务产量和现金流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我所在的37区项目是海外为数不多的千万吨级大油田,原来还拥有1400公里、输量2000万吨的原油管道。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油田归南苏丹,原油管道归苏丹。 2012年1月22日,由于政治原因,南苏丹石油部突然下令37区和124区油田48小时内全面停产,并派停产监督工作组以及荷枪实弹的士兵到油田现场强行关井。37区油田为高凝重质原油,关井是专业性极强的系统作业,正常的油田关闭及外输管道停输,需要油田各岗位及管道共同配合,至少需要8天时间。否则,将会造成1400公里主管线和油田内部管汇全部凝管,也意味着将损失千万吨级大油田,最终失去南苏丹事业发展的基础。 为了避免紧急关闭油田和外输管道的灾难性后果,尼罗河公司管理层一方面顶着巨大的压力与南苏丹政府反复真诚沟通,最大限度争取时间;另一方面组织现场员工在最短时间内制定科学停产方案,一口井一口井地做好了防护措施,实施管道全线油水替换,保护了油田设施并保全了管道资产。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有多名同事被粗暴地勒令立即离开现场,甚至项目总经理也被要求限时离境。我是37区项目发展为千万吨级油田的亲历者,全程参与了油田开发和产能建设,这次的被勒令全面停产,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被人从怀里夺走一样。 停产15月后,经济双双遭受重创的苏丹和南苏丹,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我国政府全力斡旋和推动下,终于达成了南苏丹油田复产的共识。 停产难,复产更是谈何容易。紧急关停造成的油田和管道设施中度受损、油田停产期间当地战争造成的油田严重破坏、油田设施设备被盗抢、油田营地被占领或哄抢、交通通讯设施瘫痪、当地员工大量流失等等。正可谓无通讯、无电力、无营地、无道路、无补给“五无”状态,要恢复油田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 在集团公司和海外板块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尼罗河公司带领全体员工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复产历程。由于后勤补给难以及时到位,员工们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饱饭,饮用水都十分紧缺,更不用说洗澡了。尽管如此,由于对油田复产的美好期盼,大家在气温高达40多度、疟疾伤寒高发、毒蛇毒蜂出没的非洲草原上挥汗如雨、排除艰辛、赤诚奉献,终于使荒芜沉寂的千万吨级大油田重新焕发盎然生机。2013年4月,停产长达15个月的南苏丹124区和37区项目相继一次性成功复产,比南苏丹政府预计最快的投产时间还早半年,并在HSSE方面实现了“三零”目标。 5月5日,南苏丹石油部长亲自开启了油田外输阀门,对中方员工在停产时坚持职业操守、严格履行技术规范、使千万吨级大油田得以保全的行为表示崇高敬意,对大家在复产期间的敬业精神、主人翁意识表示衷心感谢。由此,中国石油互利共赢的理念和精湛技术实力得以彰显,南苏丹政府对中国石油刮目相看,建立了互信发展的合作关系。 然而,当欢庆掌声还没落下,新的情况又出现了。5月22日,苏丹政府单方面拒绝执行两苏达成的输油协议,阻止2号泵站启动外输。眼看着储油罐液面一步步抬升,冒罐的危险一步一步逼近,我们的心一下子如同掉进了冰窟窿:难道经过千辛万苦、艰难复产的油田又要关停吗? 回国开会的尼罗河公司总经理赵东,一下飞机就得到了突如其来的消息。他立即安排油田前线降低产量并减少外输,做好再次关停的最坏打算。同步向中方高层汇报,紧急斡旋,而第二天一早返回苏丹的机票也已买好了。已经好几个月没回家的他,通过电话和网络忙乎了一夜,凌晨4点多钟,就背起那尚未打开的背包,再次启程了…… 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第一时间致信苏丹石油部长,敦促尽快启泵外输原油。经过各方的全力推动和不懈努力,惊心动魄的17小时憋罐最终化险为夷,2号泵站终于在储油罐冒顶前半小时启动了。我国驻南苏丹大使曾经讲道,在海外开发石油,除了技术资金的优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外,还要像外交官一样,具备多边协调、斡旋沟通的能力和手腕,矢志不渝地推动,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经过这番波折,复产后的平稳运行之路依然历尽艰辛、曲折艰难。其间,政府又3次宣布或威胁停输。每一次,我们都迅速应对,变更生产策略;每一次,尼罗河公司都全程参与调解外交关系的工作;每一次,我们的身心都倍受折磨,压力、焦躁、失眠越来越重,直到全面取消原油停输的指令。 然而,更大的考验则在南苏丹12·15武装冲突之后到来了。 去年12月15日晚10点20分,正当尼罗河公司朱巴驻地的员工们还沉浸在向集团公司和祖国亲人祝贺新年的录像时,突然,市内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和猛烈的爆炸声!

文档评论(0)

sb250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