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7课《声声慢》教案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7课《声声慢》教案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7课《声声慢》教案Word版含解析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 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 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4、背诵名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这段文字写的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一起走进这位“乱世中的美神”。 整体感知 二、生活和创作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前期多写闺怨离愁,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三、自由诵读,理解诗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不停地到处寻找,屋子里冷冷清清,内心一片凄凉、惨痛、悲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气候时暖时冷,身体最难保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喝了几杯淡酒。又怎挡得住晚上突然到来的寒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从空中飞过,看到它们就伤心,那是过去曾要托它们给丈夫传递书信的旧相识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院子里满是菊花,憔悴枯损,如今有什么可采摘的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守在窗子边,孤孤独独的,怎么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天近黄昏,细雨打在梧桐叶上,滴滴哒哒。)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情况,怎一个愁字说得尽啊。) 研读课文 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一愁 2、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愁情。那这种愁情又是如何展现的呢?请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是全词的主旨句。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本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诗中有如下表现: ①?学生交流后回答: 问“寻寻觅觅”,你觉得作者在寻觅什么?作者的境遇怎样? 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他可能在寻觅儿时欢笑的岁月,流亡前得太平富有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他心爱之物,日暮下的溪亭,藕花中的鸥鹭,捎来锦书的大雁等等。 冷冷清清 ‘但诗人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的结果只有无尽的伤痛,这里写了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这也为全词定下了悲苦愁绝的基调。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 3、为了传达出这种愁思,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请同学们按照提示选择一种意象来搜集有关的名言名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总结人们寄予这些传统意象的情感体悟,作者用这些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将大家的结论写在黑板上并选择发言人陈述。 用一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 1、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两盏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他是李白在世,酒仙第二?为什么必须是淡酒,而不能是美酒、浓酒、浊酒、或者茶呢? ?“淡酒/急风”: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补充: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