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生物化学
第一节 生命物质的结构基础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a—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
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的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亚基的空间分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维系四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
蛋白质的化学成分与基本结构——氨基酸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化学成分:C、H、O、N、S
每克样品的含氮量 * 6.25 * 100 = 100g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
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H
基本氨基酸有20种。 R C COOH
氨基酸的通式: NH
按营养价值分三类:1.人类8种必需AA(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颉、异亮、亮、苯丙、蛋、色、苏、赖(借一两本淡色书来)
2.半必需AA:组、精
3.非必需AA
肽键,即酰胺键
核酸(包括DNA和RNA)分子组成
核酸的化学组成:C、H、O、N、P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单核苷酸。核苷酸由磷酸、含氮碱基和戊糖组成。
DNA和RNA的化学成分:
DNA RNA 嘌呤碱 腺嘌呤(A)
鸟嘌呤(G) 腺嘌呤(A)
鸟嘌呤(G) 嘧啶碱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尿嘧啶(U) 戊糖 D—2’—脱氧核糖 D—核糖 酸 磷酸 磷酸
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
核苷中戊糖的羟基被磷酸酯化,就形成核苷酸。
碱基互补原则:A=T C=G A=U
4. DNA及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的一级结构指四种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DNA的书写规则应从5’末端到3末端。
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两条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呈反平行走向,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
磷酸和核糖在双螺旋外侧,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维系靠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当一条多核苷酸链的序列被确定以后,即可推知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列。
核小体和染色体的形成
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共同组成。
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染色体的形成:DNA双螺旋分子 组蛋白八聚体 DNA双螺旋分子缠绕(核心颗粒) 串珠样的结构 纤维状结构及襟状结构 棒状的染色体
6. DNA的变性、复性
DNA的变性是指:DNA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的无规则线团。
DNA变形之后,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升高,还有增色效应(DNA对紫外线的吸光率明显升高)。
DNA的复性是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由氢键连接而形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7. 酶促反应的特点:反应条件温和、高度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可调节性
8. 酶的分子组成和活性中心
酶
单纯酶蛋白 结合酶蛋白
蛋白质部分 + 非蛋白部分
酶蛋白 + 辅助因子 = 全酶
金属离子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辅基或辅酶)
(或作为酶活性中心部位的
组成部分,或帮助形成酶
活性所必需的构象)
酶的活性中心的功能:1.与底物结合的结合部位 2.催化底物
酶的无活性前体成为酶原。
酶原激活本质:形成活性中心的过程。
酶原激活的生物学意义:保护消化道本身不受自身酶的水解破坏
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与环境发挥其催化作用。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反应活性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比如,乳酸脱氢酶(LDH)有5种不同的同工酶。其中LDH1帮助诊断心肌梗塞,LDH5帮助诊断肝癌。
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位所有权人许可建设充电桩证明.pdf VIP
- 红辽卷烟公司品牌竞争力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docx VIP
- 2025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泛微客户期刊】2023年36期:某医药集团费控管理项目案例分享.pptx VIP
- 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调查.pdf VIP
- 泛微软件集团管控解决方案文档资料.pptx VIP
- 廉租房、公租房维修项目方案.pdf VIP
- 2025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 VIP
- 采购与供应商控制程序(ISO9001 IATF16949).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