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第八课始得西山宴游记国学常识一、柳宗元游西山前後的对比.docVIP

第五册第八课始得西山宴游记国学常识一、柳宗元游西山前後的对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册第八课始得西山宴游记国学常识一、柳宗元游西山前後的对比

第五冊 第八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國學常識 2 一、柳宗元遊西山前後的對比 2 二、柳宗元的經典之作──永州八記 2 三、山水遊記比較 3 四、唐宋古文八大家 4 作者面面觀 4 一、生平概述 4 二、意氣風發 4 三、參與新政 5 四、貶謫永州 5 五、甘棠遺澤 5 六、古文大家 6 七、軼聞掇拾 6 段落大意 7 形音義彙整 9 一、義近詞語 9 二、同義成語 9 三、一字多義 10 四、形似字比較 11 修辭纂要 12 一、錯綜 12 二、轉品 12 三、對偶 12 四、排比 12 五、頂真 12 延伸閱讀 13 一、永州八記的其餘篇章 13 二、柳子厚墓誌銘  韓愈 18 考題觀摩 21 國學常識 一、柳宗元遊西山前後的對比 遊西山之前 遊西山 時間 元和四年之前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遊覽 經過 施施而行,漫漫而遊上高山,入深林,窮迴,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斫榛莽,焚茅茷 遊覽 狀況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是山之特,不與培塿為類 恆惴慄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啟發 無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二、柳宗元的經典之作──永州八記 篇名 關係 篇旨大要 始得西山宴遊記 八記各自成篇,又前後連貫。前四篇緊密相連。 記始得西山遊覽之勝。說明作者真正的遊賞自此始,且暗示心境上的轉折。 鈷鉧潭記 寫鈷鉧潭的位置、構成和形狀,敘述得潭始末,和改建後的潭上景物,最後透露自傷謫居的主題,含蓄不露。 鈷鉧潭西小丘記 主要描寫鈷鉧潭西小丘的風景特色。中間插敘購買和整理小丘的經過,最後借題發揮,寫出一段感慨,亦暗喻自己的不幸。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承上篇而來,從水聲引入小石潭。寫潭,除了刻畫潭中的山石、草木之外,也特別描繪水裡的游魚,將自己的喜悅心情和外物結合起來。 袁家渴記 後四篇可算一組,也是一脈相連;先記袁家渴,次寫渴西的石渠,繼述石渠西北的石澗,最後敘寫回到西山東北所見的小石城山。 作者以鈷鉧潭、西山陪襯出袁家渴。本篇以描寫山水、草木為主。作者自稱「無以窮其狀」,便有言盡而意未盡了之意。 石渠記 承上篇而來,寫石渠的大小和泉水的特點,及風搖樹顛所造成的鉅大回響。作者能夠捕捉景物的特點,寫來深切細膩。 石澗記 又承上篇而來。內容不外描寫石澗的形狀和景物,但用了很多譬喻。末段敘述路程,又以「窮」字作結,可謂用筆奇妙,寓意彌深。 小石城山記 本篇分兩部分:先寫小石城山的形狀、景物,由土寫石,由石寫城,由城寫堡,由堡及門,由門而上,既上而望,因望而見奇景。後半借題寫意,抒吐胸中鬱結之氣。 三、山水遊記比較 山水遊記的取材十分廣泛,凡是遊覽途中遇到的,如山川景物、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名勝古蹟等,都可以用來作為寫遊記的素材,但最重要一項是景物描寫。透過遊記寫作,作者將旅途中所見所聞,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文字記錄下來。 時代 作者 名稱 特色 唐 柳宗元 永州八記 將深沉的愁思和哲理性的感慨融入寫景之中,被後世推為山水遊記的名作。 宋 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記敘褒禪山的來歷和登山遊賞的過程,中間兩段借遊賞經歷抒發一番有關治學的議論。 明 袁宏道 晚遊六橋待月記 山水遊記,清俊秀麗,自成一家。明 張岱說:「古人記山水能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宏道)。」 清 郁永河 裨海紀遊 臺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也為十七世紀末的臺灣地理、人文景象,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四、唐宋古文八大家 明初朱右編八先生文集,為最早編錄八家文之專書;後來茅坤編成唐宋八大家文鈔,而文學史上遂有「八家」,是為「八家」之確定。今簡介八家如下: 六、古文大家   柳宗元的性情溫和,在貶官後顧慮較多,除縱情於山水外,只是「務記覽,為詞章」,從事於讀書寫作而已。他一生寫作詩文約有六七四篇,其中古文就有五一四篇。他的古文風格雄深雅健,像司馬遷;他的創作各體兼長,而以論辨、寓言、遊記尤其傑出。他的議論文,觀點鮮明,論斷精準;抒情文意境高妙,含蓄蘊藉;記敘文以永州八記最為膾炙人口;寓言則有三戒、羆說、蝜蝂傳、捕蛇者說、梓人傳、宋清傳、童區寄傳、種樹郭橐駝傳等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與韓愈齊名,並稱「韓 柳」。後世推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韓愈在柳子厚墓誌銘裡雖惋惜柳宗元「材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卻又認為假使柳宗元「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於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於後如今」。明 王鏊也說:「子厚之文,至永益工,其得山水之助耶!」誠所謂「文窮而後工」。一時將相和立言不朽,得失之間,如何取捨,自不待言。 文體 特色 代表作 論辨 長於議論,條理清晰。韓愈論其文:「雄深雅健,俊潔精奇,似司馬子長。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