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三国、两晋、南北朝旅游史专用课件.pptVIP

_三国、两晋、南北朝旅游史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三国、两晋、南北朝旅游史专用课件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旅游史 主要内容 一、概况 二、旅行活动 三、旅游资源 四、旅游服务体系(略) 五、旅游思想与典籍 一、概况 三国 晋朝(265年——420年) 南朝 北朝 北魏(386—534) 该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剧烈动荡, 一方面整个文化领域的异常活跃,儒家思想的绝对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纵情于山水间成为大部分士人的选择:士人们为全身避祸而放情于山水之间。他们认为:人间的功名利禄、荣辱祸福、是非曲直,都蒙蔽了人的本性;而人如果超脱尘世,适意自然,返璞归真,就能恢复本性,得到内心的宁静,享受真正的人生乐趣。 士人们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 二、古代旅游活动 古代旅游活动主要内容: 1、征戍羁旅 2、玄游 3、士人之踏游览胜 4、宗教之旅 1、政治旅行之征戍羁旅 (1)以征战与屯田戍守为背景的“军旅”活动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与社会的变迁。 (2)北方,曹操、曹植等都有灿烂的军旅生涯 曹操,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 北征乌桓,路过碣石山被无比壮阔的山、海、日月星汉自然景色所吸引,写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植 “天下才共一石(dàn),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 三仙:曹植、李白、苏轼--明朝王士祯 随父西征马超,面对洛阳的荒凉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 曹植以军旅征戍的游风,表现了豪迈悲壮的心情,以及他对下层民众的同情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qiè)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你还能举征战与戍守的旅行活动? 2、士阶层的旅行活动:玄游(南朝) (1)关于玄学 玄学的产生: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 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 玄学是用纯思辨的方法来阐述经验以外的各种问题,如关于存在的起源,关于世界的实质,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意志自由等。 玄学追求的个性的极端解放: 一方面,士阶级用老庄任诞思想支持自己不受拘束地纵欲享乐。 另一方面,表现在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中寻求苟安的恬静心境。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正始玄学。曹魏正始年间(240-249),此时,曹魏统治比较稳固。玄学的主题是“名教本于自然”,涉及的命题,如,圣人有情无情、本末问题、言意问题、才性同异问题等。 第二个时期:竹林玄学。“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之际(250-265),司马氏与曹氏两大集团争夺最激烈之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明哲保身,逃避现实,纷纷坐而论道。 第三个时期,西晋时期。“名教即自然”。国家短暂统一,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同时纵情享乐,即所谓名教与自然的结合。自东晋以后,不少人玄儒双修,或玄儒佛三者合一。即所谓“身在庙堂之上,心在山林之中” (2)玄游 玄游: 概念:文人名士为逃避现实,啸傲行吟于山间水畔、田野园圃,以山水田园为友,并在其中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安抚人生、陶冶自然之性与自然之情的游览活动。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people/zhulinqixian/classpage/video100952.shtml 嵇康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晋书·阮籍传》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