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社会学笔记

农村社会学 绪论 讨论题:为什么要研究农村社会学? 农村 农村问题:精神文化生活、留守学术 研究的必要性:①从国家运行的角度,大政方针;②从个人的角度,犯罪、偷盗等影响。 农民 亨廷顿:农村是一个变数,如果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城市里的反对派会让你头疼,但农村的会让你致命! 农业 “农业女性化”:女人的村庄 阿玛·迪亚森 [印度] 研究饥荒,“在世界饥荒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独立、民主而又保障新闻自由的国家发生过真正的饥荒。”饥荒的发生不仅是由于食物的短缺,还有食物分配的不平等。 农村社会学概述 传入时期(1891-1911年) 特点: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原著的完整版基本没有。 人名翻译的不统一→学科的不成熟,没有达成共识。例:锡彭塞(斯宾塞)、杜尔克姆(涂尔干、迪尔凯姆) 成长时期(1912-1927年) 表现:①社会学的课程逐步扩充; ②建立社会学系; ③建立社会学组织; ④开展调查、研究; ⑤出版大量译著。 建设时期(1928-1951年) 地方社会学会的成立。东南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在其基础上建立。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提出社会学中国化 中断时期(1952-1978年) 片面学习苏联、反右派扩大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成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问题。 恢复重建时期(1979-2005年) 1979年3月15日-18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建,宣布成立社会学研究会,费孝通为会长,雷洁琼为副会长。(雷洁琼、严景耀夫妇) ①1979-1983年:通过实证调查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 ②1984- 8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对城市的影响 ③90年代-2005年 :王鸿明《农村村落文化》、陆学艺《改革中的中国农民》、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村五论》 飞速发展阶段(2006年- )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面貌变了,里面内容却没变。从城乡一体的角度也去研究农村,从大实验、大局面下考虑。 第四课 乡土中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土地):谋生手段、农业;土地无法搬走。 人与人的关系(熟人社会):生产→定居、繁衍→熟人→世代相传处世规则。 人与自身的关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无讼,良心不安,规则服从。 转型中国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命根子”→离开土地了(外出打工,“打工经济”) 缘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需要讲究人情才能维持稳定;对这种规则的认同才会产生秩序。 人和土地的关系 但农民还没完全放弃土地,因为国家政策制度还没定,他们还可能找不到工作或生病了,最终还不至于无处可归,应对生命中的各种风险,因而不愿割舍与土地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家只是农民暂时休息的场所,更多的时间是去和城里人互动去了,并且这期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改变,农村也开始充斥着“金钱理性”的处世规则。经济理性成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小规则了。“功利化”、“浅表化”、“短期化”相处关系。 农业社会在传统社会及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不同基本状态: 类别 传统社会 市场化社会 基本状态 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礼治社会 法理社会 经济原则 自足;互惠、互利 竞争(自利) 行动目标 重视非经济目标(礼、情、义) 利润、经济目标 手段方式 协调、合作(“和为贵”) 博弈、冲突(公平竞争) 秩序规则 非正式制度 正式规则:法律、合同、契约 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 农民 二元结构 由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门类:①农业:薄弱,生产效率低;②工业:生产效率高,市场。导致了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并在社会上表现出来。 (二)户口制度(1958-1978年,自由流动被严禁): 商品的计划供应与分配制度;(物质匮乏) 就业分配制度;(工作岗位按计划招,需要多少培养多少。工人的儿子是工人,农民的儿子是农民。想改变可以通过高考、招工、当兵,但都极其有限。) 组织管理体系;(资源管理、整体型社会;价值观念管理。) (三)农民的变化 群体身份 外在:外貌、形象、衣着、气质等 内在:理念、价值 共性 农民的社会化: 一、传统乡村社会农民社会化的特征: 场所:主要是在家庭、初级群体中进行,很难冲破村庄的心理、地理边界; 内容:主要是传统规范、农业技术、(生活技能); 方式:大多是情感型的社会化方式; 结果:农民社会化水平较低(只能应付封闭的乡村社会生活,对于乡村之外的生活很难应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化的特征: 场所:社会教化的力量不断增长;(交通、网络、电视、书报。杂志,了解面广,信息渠道宽,所接触信息有好有坏) 内容:各种社会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