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一、师恩难忘 1、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田老师是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 3、“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有如春雨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万物生长,而田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 5、赞美老师的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播下文学的种子”指田老师通过上千个如春雨般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由此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8、“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二、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指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者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说明道理、发表讲话。演讲往往具有真实性和鼓动性两个特点。 3、《陶校长的演讲》要求学生每天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4、“专心致志”和“坚韧不拔”是学习的两大优秀品质。有了这两种意志品质,学问才会有进步。 5、“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三、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上的事情,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和对隐士生活的无比向往。本诗特点是寓问于答(三问三答),平白如话。后两句诗意:师傅就在眼前的山里,可山间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 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后两句诗意: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3、《所见》写的是夏季,依据是:鸣蝉;牧童很开心,依据是:歌声。 练习1 1、带有“风”字的古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①蓑:指蓑衣。扁舟:小船。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②这是一首题画诗,画的名字叫《秋江独钓图》。 ③全诗共9个“一”,生动地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3、学会解释:①礼貌用语;②格式;③理由充分。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 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蕴含丰富知识的大自然象征着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 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法布尔:法国人,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昆虫记》。人们将甘于寂寞和清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和创作的精神称之为“法布尔精神”。具有这种精神是法布尔成功的重要原因。 2、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后人在为他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是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最能体现他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的精神。 6、变色龙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他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自身的安全,所以人称变色龙。 2、本课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和善于变色、快速变色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3、“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