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均衡区汇报材料供参习.doc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均衡区汇报材料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均衡区汇报材料供参习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均衡区汇报材料 ——铜山区利国镇吴庄小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正所谓有教无类,为人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就是公平的最好体现。为实现这一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其主要途径。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利国镇东北吴庄村境内,1989年12月,由村投资48万元建成。学校占地面积13186平方米,服务半径2.5公里,服务人口6000余人。学校共设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8人。教职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教师队伍合格稳定、思想健康、专业素质优秀。 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布局合理,专用教室配备齐全,教育教学设施完备,能满足教学需求。校园绿化、美化、教育化融为一体,环境美观,舒适安全。 学校积极践行“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研兴校、以绩强校”的路线,按照“德育先行、教学中心、后勤保障”这个工作思路,狠抓常规管理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在区教育局、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逐年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日趋科学,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顺利通过市标准化学校与省教育现代化学校的验收考核。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镇先进学校”,学校教学质量近几来一直名列全镇第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数据达标情况: (一)巩固率: 1、2011—2012学年度,辖区内适龄儿童308人,入学308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童115人,入学率100%。 学校地处偏僻农村,村内无厂矿企业,因此无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全校仅有2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均已入学。 学校无流生,上学年毕业33人,合格率100%。 (二)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师生比为1:17.11,符合省定教师编制规定。中级职称1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7人,占比超过94%。 硬件水平: 1、学校占地13186平方米,生均42.8平方米。建筑面积2902平方米,生均9.4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2400平方米,生均7.8平方米,三项数据均高于省定标准。 2、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音乐室等11个专用教室配备齐全,教育教学设施完备,能满足教学需求,装备标准高于省三类配置。其中图书室藏书10000册,生均32.5册,高于省定20册的标准。学生计算机31台,能保证每百名学生拥有10台电脑,且所有电脑均能上网。 三、主要工作: 学校以各项法规为准绳,以均衡发展督导标准为纲领,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着眼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拥有坚实的基础。2010年,我校顺利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学校的验收考核,对照相关标准,学校已经达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这两年,我校并没有停滞不前,不等不靠,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十余万元,购置实验仪器、教学用具、音体美器材,在原有三类配置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校的藏书量由原来的4500余册扩充到10000册,内容更新,知识范围扩大,为师生学习工作提供大量资料。另外,添置学生桌凳百余套,为教师更换办公桌,配置电脑、打印机、空调,大大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 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坚持间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将师德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习和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条例,提高教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依法执教意识,提高教师的师德认识,把教师对教育的认识统一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上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在全体教师中树立“四种形象”(团结奋斗的拼搏者形象;求真务实的学者形象;甘洒热血的奉献者形象;改革创新的开拓者形象),形成“五种精神”(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 2、专家辅导。定期专家来校作“课程改革”、“专业发展”等专题讲座,近距离与专家对话,丰富教育认识,提高理论素养。   名师帮带。结合实际制订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的实施方案,并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牵线搭桥,与名师结成帮带对子,加强名师的示范引领,促进成长成才。    、业务竞赛。加强业务练兵制度化、经常化建设,开展网页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