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专用课件

——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 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新亭对泣: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同“借”凭借、依靠;卉,花草的总称)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怀人伤己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fān]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教学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词)的主题 2、学习咏史怀古诗(词)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咏史怀古诗定义 咏史怀古诗是借咏写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情怀或表达某种观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词)特点: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讽刺 眼前景、古人、古事、感慨 临古地(景),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题目: 手法: 内容: 分 类 怀古伤今 怀人伤己 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相通之处。 怀古伤今 今昔对比型 物是人非型 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注意: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讽喻、劝诫。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咏史怀古诗词主题归纳: 运用对比、写景、用典等手法,通 过写登临古迹,描绘眼前之景,转 而联想到古人、古事,继而引发对自 身或对眼下时局的感慨。基调多苍 劲悲凉。 西 塞 山 怀 古 刘 禹 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805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他被贬谪长达22年, 但却始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讽喻诗和竹枝词的成就也很高。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旧时王谢堂前燕, ⑤自古逢秋悲寂寥,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道是无晴还有晴。 病树前头万木春。 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言秋日胜春朝。 咏史怀古诗鉴赏三步曲 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人和事? 2、体悟主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 3、分析技巧: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晋伐吴要统一全国,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成都)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东,向东吴发起了毁灭性的打击,也是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战。 但东吴力拒要割据江南,而且要借长江之险要在江中设置铁锥,在江面上设置铁链妄图阻挡住西晋的攻势。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被西晋所灭。 写了什么人和事? 补充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党争激烈、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