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 化学 张万强 论文:努力挖掘化学中的隐性知识.123doc
努力挖掘化学中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在本文中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和分析这种“隐性知识”。其根据有二:第一,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就要求教学也应转轨,即变知识灌输为智能开发,切实纠正那种重教轻学、重知轻智、重记轻思的旧观念,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而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也是科在考命题中的一种要求。总之,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是新形势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以考查能力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化学教材为例,谈点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的粗浅认识。一、从命名中挖掘隐性知识有些化学名称、化学概念其命名本身就反映了这一物质或这一概念的某些属性,我们在学习化学时应能认真地挖掘这一隐性知识,这样可使我们学习化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等这些概念的命名上都包含着概念的涵义;象许多元素名称,其命名也与该元素的某些属性相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化学时应善于从命名中挖掘隐二、从习题中挖掘隐性知识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反复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很有必要。从习题的练习中,还能挖掘出一些化学的隐性知识。如第一册第二章中有关分子相对质量计算的习题较多,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总结出计算分子相对质量的几种不同类型。还有一些知识在教材的正文中没有出现,而是以习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隐性知识,我们也不能忽视,特别是一些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相联系的知识往往以习题形式出现。有些化学反应教材中分析得详细、透彻、我们应当通过这一反应的分析,学会处理一类化学反应,掌握起一类化学反应的规律。
×100%将8g三氧化硫理解为溶质质量,92g水理解为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为溶质质量+溶剂质量=8g+92g=100g则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这样得出的结果则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考虑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即题目中隐含着化学反应SO3+H2O=H2SO4,三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4,溶液中的溶质变成了H2SO4而非三氧化硫,根据上述反应中SO3质量为8g可计算出H2SO4质量为9.8g.溶质虽然发生了改变,但不影响溶液的质量,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计算为×100%=9.8%.上述例题是隐含了一个化合反应,但还有隐含分解反应的,例如25g硫酸铜晶体溶于75g水中,形成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在本题中,则隐含了化学反应CuSO4·5H2O===CuSO4+5H2O,在计算时应计算CuSO4质量为溶质质量而非CuSO4·5H2O.题目的不同,隐含的反应也不同,因题而异。例如在练习题: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后,铁粉尚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在分析此题时,不能只注意反应CuO+H2SO4==CuSO4+H2O Fe+H2SO4=FeSO4+H2 但不可忽视题目中的隐含的另一个反应即:Fe+CuSO4== FeSO4+Cu 由于铁粉有剩余则CuSO4全部反应,溶液中就不再含有Cu2+而只含有Fe2+。
(二)隐含在题设要求之中
例:下列各组物质在PH<7的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Na2CO3和BaCl2 B:AgNO3和NaCl C:CuCl2和KOH D:MgSO4和NaOH
此题的四个答案中均涉及的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因此,需考虑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沉淀、H2O三者至少其一),不难看出四个答案中均生成了沉淀,其中A、B、D中生成的沉淀均为白色而C为蓝色沉淀。到此我们还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在于题设中要求溶液的PH<7则隐含着条件溶液显酸性(即溶液中含有H+),这就需要考虑常见八大难溶物的性质,其中BaCO3、Mg(OH)2溶于酸即与含H+的溶液反应AgCl不溶于酸,从而排除答案A、D而选择B。再如练习题:下列微粒具有稳定结构且属于原子的是( )
题设中的条件稳定结构隐含着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的为2),另一条件原子则隐含着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三)、隐含在物质性质中
例:将50g37%的浓盐酸放置于敞口瓶中,缓慢蒸发掉2g水,此时溶液发生的变化为( )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无法确定
解析:一般情况下,溶液内组成成分稳定时:
①蒸发溶剂 溶剂减少 质量分数增大(非饱和)
②蒸发溶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指南针英语名著分级读物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 教学设计.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绩册(编排系统版).pdf
- 数字温度计设计论文分析.doc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docx
- 陕西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讲座.ppt
- 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财务年度审计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