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第4、5课练习(附答案)
生活与哲学 第四、五课练习 2014 09 11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2、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3、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
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
C.意识决定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
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 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0、《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与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2、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13、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主观题答案
34.答案:材料说明了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会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只要结合材料紧扣教材基础知识可轻松答出。
拓展探究
35、答案:(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各种意识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