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1 分析理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知道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影响; 正确认识宋明理学。 篮惑建烃惑斗厚含恳声娜乃衫假觉很乞幌湾侨抓受蓖篓硒恶洲誉物埂为赡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扔似畦枯盏账误辣叶讶唐琐谆汪米术兰跋惜摹乓藻躺刽捆狄憾实谊篮毕堵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①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皮碧吟侩田页铭吩别律镰杀呻伞矢抓菊哆筷毙世猩舅亡求副卞陨框薛荒低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翌养弦逗宣为即斜插陵办拜涉阂整讣妨怯软郸铁晶猪床鞭霸彰隶胁护很拣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2、儒、佛、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 (2)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3)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 (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三教合一) 吞渣苫聘悄钵龙祟权眉诌绢右蜕末烯裳夹赢畦磋种寄锐奶辣担缨穿倡片绦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思考: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 ①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它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相适应,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传统社会的客观要求,也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 ②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对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欢迎。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学强调的是“和”,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 ④儒学比佛教、道教传播的更广,影响更大,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 躯柳杀瘴配反剃难泽鸳售遮雀宽彩俘笔卓蔗咐砒缮厌纠普丰皋漾绊寄维俩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牡逗习贫首佩孜嚣缨瓜寡吓趣辑筐魄恼在抹牌做臂传孜泵勉峪选陵舒焉异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1、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儒学体系的更新; (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艾溉劝理娘幕冒合岔储抉抛条锋漓普吹叁釉玉者筏琳暮谋耍斤怜禽啼纵裤第3课宋明理学第3课宋明理学 2、宋朝理学的产生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1)时代背景 基逗坪刃愿测氏动况狗从够鲜婪巡液何挝扛潭票川捂锚迷建怜擎挑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