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庆龄供参习

宋庆龄(1893~1981年)又名宋庆琳。原籍广东文昌,出生于上海。著名革命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第四、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庆龄作为影响中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女性,是孙中山亲属中最杰出的代表,她继承捍卫和发展孙中山的思想与事业,并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建立了不朽功勋。她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至今为人们所怀念。 宋庆龄-人物档案 前排:宋子安 二排左起:宋蔼龄、宋子文、宋庆龄 三排左起:父亲宋嘉澎(字耀如)、母亲倪桂珍 末排左起:宋子良、宋美龄 姓名:宋庆龄 又名:宋庆琳 英文名:Rasamond 生卒: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籍贯:广东文昌 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家庭成员:父亲宋嘉澍,母亲倪桂珍; 丈夫孙中山,二人没有子嗣;孙中山与元配卢慕贞夫人育有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和孙婉3人。 兄弟姊妹共6人,宋庆龄排行第3:大姐宋霭龄,丈夫孔祥熙;三妹宋美龄、丈夫蒋介石;哥哥宋子文;妻子张乐怡;弟弟宋子良、宋子安。 宋庆龄-人物介绍 宋庆龄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后参加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为国共两党衽第一次合作做了大量工作。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 1925 年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中山的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曾被选为国民党第二、三、四、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一起,多次发表通电、声明、宣言,揭露和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1927年至1931年在苏联、欧洲期间,参加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回国后积极支持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1935年与何香凝等率先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后参与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8年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向国际友好人士和海外侨胞宣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创建中国福利基金会,并任主席,在解放战争台曾给予中共和人民解放军以巨大的物质帮助。1948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1949年参加由中共倡议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建国以后,历任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会长,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执委会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一、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曾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性活动,先后被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主要著作有《为新中国奋斗》等。1981年5月逝世。 宋庆龄-大事年表 宋氏三姐妹 1893年 1月27日诞生于上海。 1907年 离上海到美国留学。 1913年 夏,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获文学士学位。 1914年 接替宋蔼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1915年 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东京结婚。 1918年 8月,同孙中山迁居莫利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住宅。辅佐孙中山著书立说。 1922年 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勇敢地留在总统府,掩护孙中山脱离险境。 1924年 1月20-30日,在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向国内外介绍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遗嘱。 1926年 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坚持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演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7年 3月10-17日,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7月14日,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站在坚持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立场上与叛徒们决裂。 8月1日,支持南昌起义。和毛泽东等22名国民党中央委员发表《中央委员宣言》,痛斥蒋、汪集团背叛革命,号召革命人民继续为反对帝国主义和解决土地问题而奋斗。 1929年 4月,离德国柏林回国。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孙中山的国葬仪式。行前发表《关于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 1932年 12月,与鲁迅、蔡元培、杨铨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