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代苯并咪唑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doc

2取代苯并咪唑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取代苯并咪唑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2-取代苯并咪唑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与结构研究 梁 星 苏成勇*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 对2取代苯并咪座的合成以及含有2取代苯并咪唑的配体和过度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合成了2种2取代苯并咪唑,分别为2-甲基苯并咪唑和2-乙基本并咪唑。还合成了6种含有2取代苯并咪唑的配体以及它们的配合物。本文自行设计合成了上述配体,利用质谱、红外衍射、核磁共振对其中四个配体进行了表征。并对这些配体形成配合物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超分子、苯并咪唑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 一、前言 1.1含苯并咪唑基团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由于苯并咪唑基团(BIm)在生物学、药理学及光电材料等方面的性质和应用,它常常被用来设计合成作为研究金属酶及蛋白模型化合物的模型配体。同时由于苯并咪唑环的大范围π电子共轭体系,使得这类配体金属合物的基元之间常常可以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具有孔穴、孔道等结构新颖的超分子化合物,因此近年来,含苯并咪唑基(BIm)的配体及配合物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化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1-5。 1.2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有关研究背景 苯并咪唑配体及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我们研究组感兴趣的课题,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便对一系列1位及2位取代型苯并咪唑基配体与稀土及铜、银、锰等得到的金属配合物进行了系列研究,得到了许多有趣的结构,并对一些配合物的溶液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类配体结构的设计是本课题的关键。 图1 4种苯并咪唑配体 ————————————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六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基金编号:200619 作者简介:梁星,本科,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02级材料化学专业 通讯联系人:苏成勇,教授, E-mail: cedc63@zsu.edu.cn 上图是苏成勇教授合成的配体,他合成了这些配体并且和过度金属的盐反应,得到了一些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超分子晶体6-8。本实验的目的就是研究在本并咪唑的2位引入基团之后配体的性质和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的性质。 二、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溶剂CH3OH, C2H5OH, CH3CN, CHCl3, DMSO均为分析纯,未经处理直接使用。 邻苯二胺,乙酸,正丙酸,5M 盐酸,NaOH固体。 德国 Elementar Vario EL CHNS 元素分析仪Bruker Nicolet 205型傅立叶变 换红外光谱仪;美国 VARIAN Mercury-Plus 300核磁共振波谱仪1,3,5-tris(2-methyl-benzimid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2)1,3-bis(2-methyl -benzimidazol-1-ylmethyl)-4,6-dimethylbenzene, (3)1,4-bis(2-methyl-benzimidazol-1-ylmethyl)-2,3,5,6-tetramethylbenzene, (4)1,3,5-tris(2-ethyl-benzimid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5)1,3-bis(2-ethyl -benzimidazol-1-ylmethyl)-4,6-dimethylbenzene, (6)1,4-bis(2-ethyl-benzimidazol-1-ylmethyl)-2,3,5,6-tetramethylbenzene。 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 图 2 六种配体的结构式 配体合成路线:9-11 以配体L1的合成为例,其他配体的合成与此类似。 于250ml三颈瓶中加入0.480g 2-甲基苯并咪唑,加入四氢呋喃使之溶解,再加入0.17g NaOH固体,剧烈搅拌2-3h后,滴加1.45g中间体的四氢呋喃溶液,然后回流搅拌6-8h。将溶剂蒸去,重结晶得白色粉状固体。 2.3 配合物合成 2.3.1 Cu盐与配体 配体6分别与高氯酸铜,对甲苯磺酸铜,三氟甲基磺酸铜反应,配体用DMF溶解,盐用乙醇溶,采用分层法,十几天后有红棕色粒状晶体生成。 2.3.2 Mn盐与配体 配体4、配体5与对甲苯磺酸锰反应,配体用氯仿溶,盐用甲醇溶,混合挥发,数天后有片状无色透明晶体生成。 2.3.3 Zn盐与配体 配体3、配体4与六氟硅酸锌反应,配体用氯仿溶,盐用乙醇溶,混合挥发,数天后有无色粒状晶体生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配体的核磁共振波谱 由于配体1和配体2的溶解性很差,在氯仿与DMSO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