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人”的参政方法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贱人”的参政方法探究

墨家内部组织模式研究 魏明云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部,河南 郑州 451464) 摘 要:“贱人”出身的墨子想和正统的孔子一样参与政治,赢得应有的社会影响,使用了自家独创的从政秘籍“组织”。墨子所使用的这个杀手锏加入条件十分严格,运行起来有着完整的法令程序,不但学者的身份与管理者的面目合二为一,而该组织又运行于既定的政治秩序之外,那么,当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建立起来之后,就自然很难容忍体制外的、尤其是“贱人”机构的存在!没有了组织,也就失去了依靠,贱人参政的途径也就被彻底切断了。 关键词: “贱人”;墨子;参政方法;组织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应属儒、墨、道、法四家。其中的墨家在全盛之时,曾一度与孔、儒并称“孔墨”、“儒墨”。然而,“贱人”出身的墨家创始人墨子也想和正统的孔子一样参与政治,赢得应有的社会影响力!尽管有“孔墨、儒墨”等美名加身,但是就墨子本身的理论造诣而言,要和孔子等大儒相比,还逊色不少,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对抗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参与政治,墨子决定剑走偏锋。于是,墨子率领的墨家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组织,以外部组织力量来求得生存,进而推动学说的发展和谋求政治影响。据《淮南子》记载,墨子研究了儒家的学说,并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孔子的方法。和儒家一样,墨子同样认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肯定需要依靠一项整体性的社会政治事业,且有一支精英性质的先锋队为之献身,只是自己和其他的各家具体走的道路不一样而已。儒家选择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松散而灵活的手段,而墨家则走向了利用严密的组织网络作为博取政治筹码的营销手段,那么,“贱人”墨子所使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呢 一、加入组织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 首先,在思想品质上,墨家要求加入组织的人是“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墨家要求加入者必须是:贫穷的时侯要显示出清廉,富贵是要显示出恩义,对活着的人要表示出仁爱,对死去的人要表示出自己的悲哀来。还要求想加入者“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财必分人,守道必笃。”(《史记·游侠列传》)在这些条件具备的同时,还必须有随时为墨家的“道”、墨家的“正义”事业而牺牲一切的心理素质。在行为上,组织的规定就像《墨子·经说上》中所说:“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要求加入者要不顾一切地去扶危救困,为人解难,这也是每一个墨者必备的、理应遵循的最起码的条件。这样的要求与条件虽然给初生的尚在用生命和鲜血去探索的武侠提供了所急需的精神武器,在当时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一个理论学派能够直接对于活跃在民间的武侠阶层进行理论指导,尚不多见。但是,侠义之士毕竟是少而又少。 墨家的组织要求,虽然会让当时的一些人对墨家及组织报有好奇或好感,但是太过苛刻的条件也会让人敬而远之,畏而避之。相反,同样风光无限的儒家打出的却是“有教无类”大旗等,遵循的仍然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的原则。大儒的孔子和贱民的墨子谁最能让人接受自己的做法、使自己的理论持久呢? 二、组织运作是有一套严格章法的 墨家有着一整套的组织法,“墨者必须绝对服从之”,不能有任何发挥与越轨,否则就会被清除出门。《吕氏春秋·去私》曰:“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因此,“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为之所死也。”(《淮南子·泰族训》)出现如“禽滑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墨子·备梯》)这一类的事情,对组织内的众弟子来说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吕氏春秋·孟春纪》也曾经记载过这样的事例:“墨者距子有腹(黄享黄享黄享黄享黄享”,授我五百盆,故去之也。’”这个人是墨子派他到卫国去做官的,到了卫国后又回来了。墨子就问他:“为什么又回来了?”那人十分委屈地答道:“卫国说话不算数,说好给我一千盆粮食,实际上却只给我五百盆。”看来,尽管此人是墨子亲自挑选的,也尽管墨家有严格之法、有科为之牺牲的道,但是人性是不可能轻意抹煞掉的。组织内墨者此类言论及行为,对外界的人不能不产生影响,也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让那些想加入墨家组织的人放慢或止住脚步。因为人性是自然的,任何试图否认它存在的理论和行动都会为人心理所抵制、所排斥,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的高贵与纯洁,更何况墨子主张并积极推荐弟子入仕。 墨法规定组织成员入仕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若行不通,要辞官不做。《墨子·耕柱》曰:“子墨子使管黔敖(游)高石子于卫,卫君致禄甚厚,设之于卿。高石子三朝必尽言,而言无行者。去而之齐。”墨子让管黔敖举荐高石子去卫国做官,卫国国君给了高石子优厚的俸禄和卿的爵位。然而,高石子多次朝见卫国国君极力表达墨家的主张,国君并不采纳。于是,他便离开卫国到了齐国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