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大器综述概要
微波与射频集成电路大作业
放大器综述
题目: 微波与射频集成电路 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 研1 姓名: 张凯 学号: 1502121385 教师: 史凌峰 日期: 2016 01 01
放大器综述
1. 简介与作用
放大器是增加信号幅度或功率的装置,它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中处理信号的重要元件。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是用输入信号控制能源来实现的,放大所需功耗由能源提供。对于线性放大器,输出就是输入信号的复现和增强。对于非线性放大器[1],输出则与输入信号成一定函数关系。放大器按所处理信号物理量分为机械放大器、机电 放大器 放大器、电子放大器、液动放大器和气动放大器等,其中用得最广泛的是电子放大器。随着射流技术[2](见射流元件)的推广,液动或气动放大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电子放大器又按所用有源器件分为真空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固体放大器和磁放大器,其中又以晶体管放大器应用最广。在自动化仪表中晶体管放大器常用于信号的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主要形式有单端放大和推挽放大。此外,还常用于阻抗匹配、隔离、电流-电压转换、电荷-电压转换(如电荷放大器)以及利用放大器实现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一定函数关系(如运算放大器)。
放大器的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3];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在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知,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类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为360o,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约等于 180o;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则小于180o。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种工作状态中最高者。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不能用于低频功率放大,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62年美国EGG PARC(SIGNAL RECOVERY公司的前身) 的第一台锁相放大器(Lock-in Amplifier,简称LIA)的发明,使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得到标志性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仪器的不断进步,已经在很多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未来科学研究不仅对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微弱信号检测新原理和新方法的诞生。
早期的LIA是由模拟电路实现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模拟与数字混合的LIA,这种LIA只是在信号输入通道,参考信号通道和输出通道采用了数字滤波器来抑制噪声,或者在模拟锁相放大器[4](简称ALIA)的基础上多了一些模数转换(ADC)、数模转换(DAC)和各种通用数字接口功能,可以实现由计算机控制、监视和显示等辅助功能,但其核心相敏检波器(PSD)或解调器仍是采用模拟电子技术实现的,本质上也是ALIA。直到相敏检波器或解调器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实现后,就出现了数字锁相放大器(简称DLIA),DLIA比ALIA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而倍受青睐,成为现在微弱信号检测研究的热点,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ALIA仍然发挥着DLIA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90年代初期国内生产的运算放大器,基本上是741为代表的双极型运放,而Bi-JPET、Bi-MOS、Bi-CMO及LinCMOS型运放基本处于试制阶段。性能也较差,多数品种没有生产出批量性的产品投放市场,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展工作。就连国内生产的部分双极型运放-也未完全解决温漂,时漂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部分低功耗宽带运放也来完解决振荡问题。造成依靠国外进口或买国外的芯片进行封装的局面,甚至741也大量进口。致使国内生产的部分运放停在国外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的术平。
究其原因,有设计、工艺上的问题也有封装上的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近年来国内也有进行先进放大器技术的研究,如中科院就曾研发了一款0.18微米CMOS工艺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这是国内首个采用018微米工艺的UWB放大器,在全球也是领先的。
现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docx VIP
- UL60950中文版(最新整理版).pdf VIP
- 新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合集.pdf
- 项目1 初识高铁客运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务》教学课件.pptx VIP
-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前沿技术与应用.pptx VIP
- 2020高中英语必修一Welcomeunit知识点归纳及练习.pdf VIP
- StartingOutwithC++EarlyObjectsEighthEditionbyTony.ppt VIP
- 【大单元教学】《赏书法之韵》第1课时课件 人美2024版七年级上册.ppt VIP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PDF VIP
- 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鸟头模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