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课时
4.(多选)(2016·浙江舟山中学期中)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 ) A.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 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 D.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 答案 BC 5.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 (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 点拨 在计算杆通过圆筒的时间时,既不能将杆视为质点,又不能将圆筒视为质点,此时要注意确定杆通过圆筒的开始和终止时刻之间所对应的下落高度。 * 答案 (1)1.25 m/s2 不超速 (2)5 m/s2 2 s 考点三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方法(d/d) 3.逆向思维法 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推论法 利用Δx=aT2,其推广式xm-xn=(m-n)aT2。 5.图象法 利用v-t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用x-t图象可求出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 答案 A 2.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v0=20 m/s的速度沿直线前进,装甲车从开始匀减速运动到停下行进了90 m。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要点突破] 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应注意 (1)列运动学方程时,方程式中每个一物理量均对应同一运动过程。 (2)列运动学方程时,要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为参考系。 (3)要画好运动示意图,充分利用图中几何关系 (4)要善于抓住运动的实质,选用不同的解题技巧,灵活选择运动学方程。 2.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连接各段的纽带,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 【例题】 (2016·浙江东阳中学期中)如图所示,在某次阅兵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AB=4 km,BC=8 km。求: (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 (2)直升机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80 m/s (2)0.8 m/s2 [精练题组] 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 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2 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0.01 m/s2 B.0.05 m/s2 C.36 m/s2 D.180 m/s2 解析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Δx=aT2,在本题中时间T为60 s,x1=180 m,x2=360 m,则由x2-x1=aT2,解得a=0.05 m/s2。 答案 B 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中的位移比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 解析 设2 s末的速度为v2,3 s末的速度为v3,则v3=v2=3.0 m/s。 答案 B 3.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 (1)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位移;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用两种方法求解); (3)静止前4 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 答案 (1)300 m (2)30 m/s (3)48 m 4.(2016·浙江慈溪中学)如图所示,在一 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一群孩子排成 队,每隔1 s有一个小孩往下滑,一游 客对着冰道的孩子拍下一张照片,照 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孩子,他 根据照片与实物的比例推算出乙与甲和丙孩子间的距离为 12.5 m 和17.5 m。请你据此求解下列问题: (1)小孩在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大? (2)拍照时,最下面的小孩丁的速度是多少? (3)拍照时,在小孩甲上面的冰道上下滑的小孩不会超过几个? 答案 (1)θ=30° (2)25 m/s (3)两个 5.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考点四 自由落体运动(c/c)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必考).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加试).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2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必考).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2讲地球表面形态(必考+加试).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6讲水循环和洋流(必考+选考).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公转(加试).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结构(必考).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考+选考).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必考+选考).ppt
-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章 人口与环境第1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必考+选考).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课时.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一、二.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2章相互作用第2课时.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2章相互作用第1课时.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课时.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2章相互作用第3课时.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课时.ppt
-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课件:第2章相互作用实验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