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经济学.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绪论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技术经济与管理系刘军 办公室:文科1楼B570 Email:jjxjjx508@ 1 绪论 1.1 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 1.2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经济效果 1.5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构成 1.6 技术方案可比性原则 1.1 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 1.1.1 技术与经济 1.1.2 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及特点 1.1.3 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 1.1.4 技术经济学研究程序 (1)技术起源 源于古希腊文 技能、技巧 中国古代 匠、工 科学——知识 技术——技能 技术概念的新发展 原始社会——人的劳动能力和经验 农业社会——劳动者生产技能与工具 工业社会初期——生产者、工具机器、组织管理技术 工业化后期——初级信息工具、组织管理技术、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成果 知识经济社会——生产者、劳动对象、劳动成果、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感测技术 (2) 技术 不同角度解释不同 狭义:劳动工具的总称,或者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 广义: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 (3) 技术分类 按技术出现的时间分 按人与自然关系分 按产业部门分 按科学学科分 按技术水平分 按物质内容分 按技术出现的时间分 旧石器时代的技术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 青铜时代的技术 铁器时代的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技术 蒸汽时代的技术 电力时代的技术 电子时代的技术 信息时代的技术 按产业部门分 农业技术 工业技术 采矿技术 建筑技术 化工技术 制造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按科学学科分 生物技术 核技术 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 按物质内容分 硬技术: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 软技术:体现为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质技术 (1)经济的起源 中国古代 “经国济民”“经邦济世” 希腊文οικουομοσ、英文ECONOMY, ECONOMICS 日文借用古汉语中“经济”一词 (2)经济含义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制度、经济基础 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它的各个部门 国民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 物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称 经济增长 节约、节省 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是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即对立统一。 1)统一方面 互相联系,不能单独存在。技术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起因、归宿和基础,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2)对立方面 一般情况下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是一致的,即先进技术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时并不如此。先进技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条件相匹配,不能脱离经济条件而谈技术的先进性。没有适当的经济条件作保障,是很难产生或使用好先进技术。 (2)利用技术与经济关系为我们服务。 1.1.2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科学,是专门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问题的科学。 特点 综合性: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 系统性:系统科学 预测性:预测技术 比较性:比较技术 定量性:数学 实践性:应用科学 1.1.3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关系 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1.1.4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程序 确定目标 1.2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 (1)50——60年代:技术经济学的开创发展阶段 (2)60——改革开放:全面破坏阶段 (3)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阶段 1.3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技术经济学是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技术经济学是连接技术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 技术经济学是培养优秀工程师和管理者的摇篮 ——有利于正确了解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 ——可以学会预测工作 ——学会拟订多种替代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要善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1.4 经济效果 定义 (P4) 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表示方法 ——比率表示法 经济效果= 有效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差额法 经济效果=有效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1.4.2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度量 所得——使用价值 ——可计量:货币量 产值、利润 非货币量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